- 张楚媛;
资本逻辑是统摄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原则。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重心与思想内核。深谙“批判之道”的马克思借由“资本之思”逐步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解剖和实质性批判。从《莱茵报》到《巴黎手稿》,马克思在人本主义研究框架下剖析了资本在市民社会的异化表现,颠覆了资本逻辑存在的“合法性”前提;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范式,以分工和所有制为抓手,阐明了资本的生产关系本质;从《伦敦笔记》到《资本论》,马克思通过探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全面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并解答了“资本之谜”及“历史之谜”。时至今日,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思想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指导着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事业。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必须在回归经典、厘清文本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革命意识和批判精神,敢于直面并破解时代难题。
2024年04期 v.56;No.263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张超;
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常常陷入各式二元争论中,比如决定论对唯意志论、结构主义对主体能动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论争中产生的各类观点存在颇多质疑,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某些历史事件时存在不足。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作用机制给出新的解释,进而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实作出独特的分析。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产生了一个真知灼见与错误观念相互交织的混合物。甄别这种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提倡一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04期 v.56;No.263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刘娜;徐成芳;
《共产党宣言》是一篇举世公认的大文章,其大不在于部头大,而在于道理大、道理硬。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而且是标志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丰碑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源头活水。它用鲜活而深刻的话语体系阐发的思想体系、真理体系,标注了人类新世界观的科学高度、人民温度、实践力度和发展开放向度,变成了亿万人民的信仰体系和行动指南。沿着“为什么行”的思维逻辑追根溯源,在新时代重温这部伟大经典,可以不断增强我们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2024年04期 v.56;No.263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0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