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锋;
清代蒙古族史学内涵十分丰富。它是在对北元—蒙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黄教与史学联姻史学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在记载内容、主要特征和编纂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发展。但在清朝的高压统治下,蒙古族史学采取或回避蒙古族入清以来的历史,或在论述佛教史时放弃其政治涵义,或干脆否定"蒙藏同源说"等改变这一史学传统的做法。在清代一统的局面下,蒙古族与其他民族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从编纂体裁和语言等方面都继承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史学成就。当然,与整个清代史学一样,清代蒙古族史学也在"开眼看世界"、揭露西方列强入侵的史实等方面开始了其走向近代的历程,整体上呈现出总结与嬗变的时代特征。
2015年04期 v.47;No.209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崔荣;
六十余年的中国北方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可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缩影和具体展开。目前三少民族文学研究的不足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亟待更具阐释力和辨识度的术语或概念;能够说明各少数民族文学本质性特征的理论与结论仍未出现;研究中对文学本体问题的关注不够;研究采用的视角单一,多为生态视角。关注具有文学意义的核心问题,运用概念时避免泛化,回到精细的文本分析等将克服上述不足,从而带来新的研究空间和结论。
2015年04期 v.47;No.20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伟;
蒙古时期的北方诗坛并不冷落,从多个方面展示出元代文学的特质。契丹族耶律楚材等人在河中府的汉语诗歌沙龙、姚枢与刘秉忠在吐蕃的唱和,在地理上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领域。河中府诗歌沙龙与畏吾人廉希宪组织的廉相泉园诗酒聚会是元代较早的多民族文人雅集。忽必烈潜邸文人的唱和成为元代馆阁文学活动的先声。河汾诸老的诗社与刘祁归潜堂题诗反映了金源文人艰难的处境与复杂的内心世界。汉人世侯与文人的诗歌活动体现了蒙古时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特点。
2015年04期 v.47;No.209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晋;
随着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达斡尔聚居区莫力达瓦旗的语言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达斡尔语的使用功能出现了严重衰退的迹象。为保护达斡尔语言资源,内蒙古在达斡尔语教材开发、非遗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努力。
2015年04期 v.47;No.20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36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娄成武;乌拉兹;
贫困问题仍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15年要将各国贫困人口数量缩减两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蒙两国均曾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但中国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贫困问题,国家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蒙古国形势仍然很严峻,贫困成为困扰国家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因此,观察与研究中国式扶贫及其启示,有利于蒙古国扶贫政策的调整与改进。
2015年04期 v.47;No.20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泽;
咏物诗词反映出不同诗歌体裁发展演变的内在轨迹。晚唐李商隐和南宋姜夔的咏物诗词于意象选择、思想意蕴、创作技巧上体现出两种文体的交融嬗变:李商隐咏物纤巧柔美,以诗体营造词境,姜夔意象纯美典雅,以诗韵提升艳词;李诗缘情而发,姜词具有言志思想,共同在诗词两界的游移间彰显了情志合一的特质;二人都倾向于交融物我、空际传神,使作品呈现出缥缈朦胧的特色。在跨界尝试的同时,李、姜没有摆脱文体形式的束缚,姜词吸收了李诗的创作手法,又借助词体优势将其深化发展。
2015年04期 v.47;No.209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静;
"三苏"以卓越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列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而且在史学方面颇有造诣。在他们的文集中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书籍为中心议题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三苏作史的目的已不是仅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是将史论作为文章来创作,讲求其立意、结构、修辞等,表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三苏在史论中的文学才能,体现出史论对史学的偏离,展现了史论文学化的特征。
2015年04期 v.47;No.209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征;
陈谟是明初江右诗派一名主力干将。他文体简洁,诗格舂容,诗学思想也与江右派其他文人有较大不同。陈谟主张做诗要先厚其根本,才能达到"贵乎有实"的结果;他宗唐得古而不贬宋;尚辞气而重藻丽;拟古而又不泥于古;推崇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和经世致用的诗歌功用观。陈谟诗学思想对明代台阁文学的发展和复古思潮的演进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2015年04期 v.47;No.209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杰;
因对西洋学说的广泛采撷,再加上分析思辨的学理构架,朱光潜的美学体系体现出鲜明的西式风貌。但在选择、吸纳、贯通西方百家之说时,朱光潜又在精神深层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古典美学的支配。在《文艺心理学》中,他将中庸之道设定为奠基性精神结构,以中国诗学范畴来注解西方术语,用东方"心性"改造统辖"直觉"、"距离"、"移情"等各派主张,构筑起中西合璧的现代美学大厦。在此过程中,儒释互济互补的人生品格也获得现代性复活。
2015年04期 v.47;No.20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懿;
美国女作家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在其短篇小说《一段好时光》中揭露了消费异化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弗里曼通过对女主人公纳西莎的欲望从释放到异化再到失控的全过程的描述,批判了以消费商品符号价值为特征的现代消费主义,诘问了资本主义现代消费模式的合理性,并预见了消费异化时代一旦开启,人们的消费欲望便会变得难以控制。同时,弗里曼在小说中肯定了以勤俭、简朴、理性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在消费主义时代所具有的意义。
2015年04期 v.47;No.209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