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海军;
国内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主要着眼于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科学观方面,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事实上,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不仅实现了科学观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哲学观的更新,即以实践的科学哲学取代表象的科学哲学。实现从科学实践哲学到实践的科学哲学的转变,不仅是从理论上完整把握新兴的科学实践研究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哲学本土化的一个契机。
2011年03期 v.43;No.18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包庆德;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2011年03期 v.43;No.184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5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夏承伯;
以进化论与现代生态学为学理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在价值取向上的首要特质是生态整体主义。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与深层生态学被喻为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的三驾马车。在生态危机纳入全球视野的国际背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内环境下,梳理与阐释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诉求旨在为探寻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提供可能的学理思维借鉴与实践操作启示。
2011年03期 v.43;No.184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84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季平;李笑春;
戴维.佩珀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中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面对有些学者把生态危机的责任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时,他提出要重返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中心主义及其后现代主义倾向作出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改造生态中心主义,实现红绿联盟和建立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
2011年03期 v.43;No.18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2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贾学军;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启蒙催生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它也使技术理性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在组成部分和社会控制的工具,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威廉.莱斯发挥了这一观点,指出"控制自然"观念与消费的异化催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他强调只有实现制度的变革和伦理价值观的转换,才能实现自然和人的解放。这种试图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生态危机的观点奠定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熟形态的基本研究范式。
2011年03期 v.43;No.184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5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