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玉凤,刘敏
伴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产生而逐步形成体系的社会建构论,主张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科学知识的产生,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建构。这种建构主义的分析问题方式逐渐由科学观延伸到了技术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方法论从SSK研究到SST研究的延伸,表明科学的人文研究对技术的人文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003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39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吴彤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复杂性科学绝非后现代主义得以成立的科学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审视科学发展。把其中合乎自己思潮的东西拿过来为己所用,其中既有把其思想发挥的地方,也有大量误读的地方。复杂性科学可效仿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后现代思潮发展中索取"为我所用"的东西,来推动对于复杂性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2003年04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8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陈智,杨体强
各级政府是行政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熵增加原理,行政人员理性、公正行政是行政系统高效与有序运作的根本;高度开放是保证行政系统旺盛生命力的基础。西部开发中,各级政府如何合理组织与正确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对西部开发的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03年04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林,郭之,武雪蕾
西部文化反映着西部人的历史,反映着西部人的生产和生活;西部文化的承续与开源,说到底就是西部人的建设、西部人的塑造,西部人的最重要的文化使命也莫外于在现代化的历程中自觉地保留文化、改造文化、学习文化、创造文化。西部文化亟须保护,但我们切不能以保护作为西部人第一文化选择。
2003年04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明良
在推动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既要采取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又要充分考虑这10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为了创造现代化所需要的适宜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就必须对伊斯兰教所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进行深度开掘,完成其宗教与文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为现代化提供某种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撑。而人生价值观、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现代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是处理好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关系的五个重要方面。
2003年04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9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勇,乌云毕力格
清朝时期天花横行,人们谈痘色变,他们想出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加以预防。这一时期预防天花的做法大体上有避痘、祈神和推行种痘术。而许多民间医生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治疗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略显稚嫩却也初见成效。同时在传染过程中,天花对清代的医药事业、政府政策和司法审判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3年04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1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魏国英
性别文化对人的制约是全方位的,人对性别文化的建设则是多方面的。在制约人的性别文化中,有人对性别文化的创造;在人创造的性别文化里,又有性别文化对人的制约。在人类性别文化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会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增添一些新的内容。这个建构的过程有纵向继承,也有横向开拓,对性别文化的发展来说,两者都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
2003年04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89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乌云娜
内蒙古妇女参政比例逐年上升。其特征是:各级党政部门的女干部配备率有所提高;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女领导干部的比例及女后备干部人数明显上升,其素质进一步提高。但仍有差距:妇女在管理和决策机构中的人数和作用太小;参政结构不尽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解决的对策:要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干部选拔使用体制的变化,正确处理法律规定和政策实施的关系、参政比例与能力素质、竞争机制与培养选拔倾斜政策的关系。
2003年04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桂娥,高建新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魏晋士人不仅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自我、自然和社会,也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妇女,对妇女的存在及其价值予以重新的认识和评价。体现在《世说新语》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以阮籍为代表的"唯美"观;以阮咸、荀粲为代表的"唯情"观;对待寡妇问题上的同情和宽容态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士人在妇女问题上的进步观念,不仅强化了魏晋时代的"解放"气息,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妇女觉醒的历程。
2003年04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5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红楼梦》在艺术手法上与晚于它将近200年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有许多的相似的特征:现实主义的世界与神话思维并存;对本民族历史深刻地宏观透视与预言式的圆形叙事结构平行。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在民族原始文化心理层次上有着一定的类似或重合。二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传统的影响。由于《红楼梦》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所以它所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内涵要比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更加丰富。
2003年04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41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献芳
《续夷坚志》在审美视野、审美风格方面显示了文人小说的变化,这是金末元初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使长期处在唐人小说高峰下彷徨、苦闷的宋金小说找到了突破口,开启了文言小说创作新风,在小说发展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04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广超
元代散曲创作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歌伎的演唱传播。演唱传播者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散曲演唱传播的社会功能。散曲演唱传播对元代散曲作法、风格、散曲理论、曲集编撰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2003年04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任文京
唐代北方有浓厚的尚武风气,这不仅是因为北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尚武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唐代边塞形势和时代文化的反映。诗人受尚武风气熏陶,投笔从戎,走向边塞,又在强化着尚武精神,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3年04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5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庆振轩,车安宁
"三教论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渊源有自,自成一脉。它由学术而政治,由政治而戏曲,是政教文化因素与戏曲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
2003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金凤
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它纠正了会计学"权益资本是免费午餐"的观念,改变着我们的价值创造观,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投资行为,也是妥善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举措。
2003年04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牛草林
公司内部大范围业务流程再造和公司外部供应链的重组,使公司理财观念、理财环境、理财内容、理财目标、理财方式、理财组织等诸多内容都受到了源于新的理财变化趋势的冲击和挑战。理财人员在掌握了公司财务管理在新经济下的大趋势基础上,必须重新架构新的财务体系,以支撑公司战略决策。而这一新的财务体系应由最优的财务服务功能、具有理财功能的财务组织、具有促进经营效率提高和全面控制评估风险的机制组成。
2003年04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更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传统会计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以新颁布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依据的。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类似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可借用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随着财务会计的改革和计量技术的进步,现有格局会发生一定改变,通过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整合对长期以来某些有争议的无形资产对象确认和计量取得新的突破。
2003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凤莲,王颖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诚信体系的完善,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和基础。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诚信缺失严重,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危害。诚信危机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诚信历史、诚信管理较弱的现状以及现有的诚信环境。建立诚信面临不利的路径依赖、囚徒困境等困难。建立诚信体系的措施主要有加强法制、强化信用道德建设等。
2003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杜立克
俄远东的人口问题由来已久。1582年俄国人开始移入西伯利亚地区;19世纪60年代俄政府开始向远东大量迁徙人口;苏联时期的远东人口逐年增加;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持续减少,至今已形成人口危机。这种危机主要由人口的自然减员和移民运动引起,并有历史、自然条件、社会政治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远东人口危机的后果相当严重,俄政府和学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措施。其中对外国移民特别是对中国移民的问题,俄方尚有不同的观点。
2003年04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平
19世纪美国的边疆开发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移民拓殖运动,是在非常独特的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其赖以运行的方式则是以"公共土地"政策为前提而建立起的一种具有资本主义"纯粹"形态的"自由土地开发模式"。这一模式以它特有的开放性、多元性与连锁性,赋予移民拓殖运动以力量和特色,开启了一个伟大的"西进"时代,促使美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全面腾飞,从而获得问鼎世界经济强国的机会。
2003年04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其怿
美国西部开发中畜牧业的兴起和发展变化,经历了由粗放、原始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向定居围栏、多元化、公司化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美国政府积极的土地政策促进了西部的开发和畜牧业的发展,公司制成为西部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借鉴美国的经验,有助于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2003年04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吕佳
美国在对西部和南部开发时,充分发挥联邦政府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量有效的法律,保证了开发的顺利实施和市场体制的建立。这些经验不仅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益,而且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现代化进程也提供了借鉴。
2003年04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超英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过由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美国的西部开发模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俄国西伯利亚开发也成为世界边疆开发史上的典型。借鉴美、俄边疆开发的经验,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3年04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斌,赵英2003年04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