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796

  • 积累民族文化 传播现代文明—我校出版社获奖图书快报

    张昱

    1999年是我校出版社自成立以来(1985年)获奖档次最高、获奖图书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12本图书获奖。其中:《明慧宝境》获1999年度国家图书提名奖,第四届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古代蒙古人的文化思维》获第四届中国民族图书二等奖;《内蒙古革命史》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周天中

    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列宁最早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甚至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要利用市场,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和中间站;等等。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于我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

    沈骊天

    黑洞内部的物质在强大引力作用下被压缩为斥力能态,能量被贮存在势阱中的势垒的亚稳态之中;黑洞因辐射而减小质量、势阱变浅时,由于亚稳态的约束势垒相对高度不会马上随之降低,从而使黑洞辐射加强并可能导致冲破势阱的爆发。黑洞内部过程将流到低处的宇宙之河重新提升到高处,推动着宇宙大循环却是无可置疑的。这一宇宙大循环的时空降2维模型可展示为一个两极间有隧道连通的球面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领导与管理——兼谈我国领导学的发展与完善

    李春林

    领导与管理是领导学和管理学的核心范畴。深刻认识和把握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对推进领导学和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恰恰在这个直接关系到领导学和管理学学科整体架构的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的说法。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领导学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洋政府与第一次东蒙王公会议

    乌力吉

    本文着重论述了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在长春召开的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背景、内容、经过及其影响。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北洋政府统治在哲里木盟的正式确立和蒙古王公们对共和的态度由反对到赞成的转变。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拓跋焘巩固北魏政权的内外政策措施

    王庆宪

    即位之初,面对柔然称雄于漠北,刘宋耀武于河南,境内阶级和民族矛盾也都非常尖锐的复杂局面,拓跋焘为了稳定并巩固政权而威抚并用,镇压反叛、迁徙新附、巡行州郡、问民疾苦、宽政减刑、蠲免租赋、整饬吏治、严惩贪污,采取措施模糊民族隔阂,扩大政权基础,从而巩固了北魏政权。拓跋焘的内外政策措施及其成功,展现了他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带头遵守法纪、任用人才、重视吏治的作法,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兴起的戏剧热

    纵丽娟

    清代中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戏剧发展情况,尤其是民间戏班进入宫廷的演出,集中概括了当时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貌。从蒙旗十八班的始建、发展到衰落过程中,可以看到戏剧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反映出内蒙古的戏剧活动也是和全国戏剧发展紧密联系的。蒙旗十八班的演出,不仅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这些为探讨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辨别蒙古语中借词的一些方法

    高·照日格图

    ·3?”姹鹈晒庞镏薪璐实囊恍┓椒ˊ高·照日格图$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蒙古语;;借词;;方法...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干教授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翟边

    1999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我校蒙古学研究院林干教授应匈牙利古代史研究与出版协会邀请,赴匈牙利、罗马尼亚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俄罗斯、德国、荷兰、日本、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学者,还有我国学者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曾宪法教授...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

    陈乃雄

    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境内的蒙古语方言土语情况比较复杂。1994年夏蒙古语方言地图课题组按照统一的调查大纲,以地区为单位,对该盟七旗一县一区的86个苏木、乡、镇当今现实生活中使用着的蒙古话作了调查。根据调查所得材料,归纳整理出各调查点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特点,并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本文内容只涉及语法部分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爱玲作品中的禅学意蕴

    莫林虎

    禅宗是中国文化面临致命危机时被引发出来的一种文化样式。禅宗有两方面的特质:一、禅宗必然包含着苦难的背景;二、主体一方面对这种苦难以一种极度冷静的心态作体认,另一方面通过对危机、困境的搁置、回避获得一种心理平衡。张爱玲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观天才把握中走进了禅宗境界。张爱玲作品一方面是对纷乱、冷酷世界的刻骨摹写,同时她展示了禅宗生存方式的另一面:不断地以即时的感性快乐与自欺欺人的精神狂欢从绝望中作短暂的逃逸。张爱玲作品艺术技巧的纯熟,与禅宗特别注重对于个体某些心理功能的塑造、强化有内在联系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

    刘则鸣

    :罗隐是晚唐一位比较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由于个人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而呈现出比较独特的风貌。本文试图从他诗作的哲理化倾向入手来展开研究,以求全面认识和评价罗隐的创作成就及其在唐诗发展史中的地位。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首先是其生存状态的反映,同时也缘于他对动荡的唐末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审视,此外还有整个唐诗发展逻辑的制约与影响。从他的这种诗歌风貌中,可以感到罗隐与他的同道一起正在渐渐地结束着唐音并奏响了宋调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

    高建新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饶有意味又内蕴丰富的课题。酒之于古代文人,一个普遍的、重要的作用就是浇愁、销愁,化解胸中块垒;与此同时,酒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豪性;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原因,历史上饮酒最甚的是魏晋文人与元代文人;而最得酒中真趣的是陶渊明和苏轼。另外,酒之醉境与艺术创造和虚静状态有某种相通或相似之处,值得研究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2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元杂剧中的“可”、“不律”榷释

    胡云晖

    在元杂剧中,“可”字的用例极广,意义甚多,诸家解说纷纭,多有定论,但亦有未能尽释其义者,如对《西厢记》中“较可”之“可”的解释,就很值得商榷;而各类辞书及元曲词语研究著作对“方头不律”之“不律”的释义,也颇难使人信服。现不揣谫陋,试释二词于下,以就教于方家。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迎新世纪 人文学院召开首届学术研讨会

    萧熹

    1999年12月24日,在新千年将临之际,我校人文学院召开了自建院以来的首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是在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3个系的教师、研究生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并已在3个系相继分别召开系级报告会的基础上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人文学院的教师、研究生及学校各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基督教的自我更新

    苑一博

    不断通过自我更新使自己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世俗社会,是基督教一个极为明显的特点。本文从基督教的历史演变、基督教的世俗化及其妇女、婚姻观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证了基督教的这一特点,并进而得出结论:在日后的发展进程中,宗教自我更新的功能将日益表现出新的外在形式,不断发挥其对自身的调适和整合作用,同时,这也是宗教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

    王绍东

    本文论述了战国及秦代神仙学说的基本内容,指出: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秦始皇为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而巡游全国,北击匈奴,坑杀儒士,大兴土木,说明成仙的欲望对秦王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文章还对秦始皇痴心于成仙不死和全面接受神仙学说的原因,从个性、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文化水平及现实政治需要等因素,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指出神仙学说的影响是造成秦始皇晚年昏庸暴虐、统治失误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秦朝短命的重要诱因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外国银圆在嘉道年间的流通

    张剑

    外国银圆自明以来因中外贸易而流入,并在华流通一直到民国期间。其中,嘉庆、道光年间是外银在华流通史中“承上启下”的一段,有许多转变都是发生在此时。本文试图以清朝档案和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以对外银在华流通全过程的研究有所裨益。这一时期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已有很深的积淀,行用地区已从沿海扩展到内地某些省份;使用领域也从寻常交易扩大至缴纳钱粮等重要方面。这些均对此后的外银流通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元诞生的基础及对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影响

    秦志宏,姜君涛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际金融体制的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分析了欧元诞生的基础。欧元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冲击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使国际储备体系趋于多元化,促进欧元区内国际贸易,影响目前的汇率制度。欧元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我国对欧洲贸易以及我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等方面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对比研究

    李莹,滕有正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环境保护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包括:标准、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预付金返还、产品收费、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以及财政政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文学作品与科学篇章句际间隐性连接手段的对比

    李玲君

    句际关系、句际连接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任何连贯话语的句与句之间,都存在着逻辑语义联系,这种逻辑语义关系的外在表现,就是所谓的句际连接手段。连接手段可以通过词汇和语法两种语言手段表达,词汇手段是通过使用某个词类做为句际连接的外在标志,而语法手段则是使用某种语法现象来连接句子。后者即为“隐性连接手段”。本论文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在科学语言和文学作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中,对比了插入语、时间统一体、省略三种隐性连接手段的异同,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法律至上精神的嬗变与美国的“诉讼爆炸”

    马雅清

    司法独立构成了美国作为法治国家的基本制度基础,而美国国民所具有的法律至上精神对造就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世纪下半叶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令美国人引以自豪的法律至上精神发生了嬗变,正在走向它的极端-新法律至上主义,并由此引发了“诉讼爆炸”现象和法治危机。我国在向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时,应该参考美国的经验和教训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严把校对关 提高出版物质量

    田雪峰

    进入90年代,随着电脑排版在编辑出版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作者用电脑写作代替了传统的笔耕,原稿磁盘化引发了编校一体化的倾向,再加上校对工作一向被人们所轻视,随之而来的是图书的编校质量日趋下滑。尽管新闻出版署等领导部门再三强调,但这种情况仍未见好转...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权威转换与重塑

    任维德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领域出现了公共权威弱化及其流失的现象,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公共权威,需要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公共权威——法理型权威。确立法理型权威,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国家机关建设,强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威;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法律意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念、民族精神、社会共识和集体文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文化类型的相互影响与各民族可持续发展

    王俊敏

    本文从经济文化类型变迁及相互影响角度,探讨了中国各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来源、战略抉择和模式探索。本文认为:由于我国长期坚持(汉族)农耕经济文化和(西方)工业经济文化先进论,形成了“农业化”和“工业化”体制,客观上带来了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抛弃“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单线历史进化论,使各种经济文化类型并存发展、相互制约;对传统经济文化类型改造要充分考虑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要慎谈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而要高扬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战略不能因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某些少数民族水平更低而遭到反对或缓行。实际上一些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曾经或正在顽强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积累民族文化 传播现代文明—我校出版社获奖图书快报

    张昱

    1999年是我校出版社自成立以来(1985年)获奖档次最高、获奖图书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12本图书获奖。其中:《明慧宝境》获1999年度国家图书提名奖,第四届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古代蒙古人的文化思维》获第四届中国民族图书二等奖;《内蒙古革命史》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周天中

    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列宁最早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但也提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甚至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要利用市场,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和中间站;等等。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于我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

    沈骊天

    黑洞内部的物质在强大引力作用下被压缩为斥力能态,能量被贮存在势阱中的势垒的亚稳态之中;黑洞因辐射而减小质量、势阱变浅时,由于亚稳态的约束势垒相对高度不会马上随之降低,从而使黑洞辐射加强并可能导致冲破势阱的爆发。黑洞内部过程将流到低处的宇宙之河重新提升到高处,推动着宇宙大循环却是无可置疑的。这一宇宙大循环的时空降2维模型可展示为一个两极间有隧道连通的球面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领导与管理——兼谈我国领导学的发展与完善

    李春林

    领导与管理是领导学和管理学的核心范畴。深刻认识和把握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对推进领导学和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恰恰在这个直接关系到领导学和管理学学科整体架构的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的说法。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领导学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洋政府与第一次东蒙王公会议

    乌力吉

    本文着重论述了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在长春召开的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背景、内容、经过及其影响。第一次东蒙古王公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北洋政府统治在哲里木盟的正式确立和蒙古王公们对共和的态度由反对到赞成的转变。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拓跋焘巩固北魏政权的内外政策措施

    王庆宪

    即位之初,面对柔然称雄于漠北,刘宋耀武于河南,境内阶级和民族矛盾也都非常尖锐的复杂局面,拓跋焘为了稳定并巩固政权而威抚并用,镇压反叛、迁徙新附、巡行州郡、问民疾苦、宽政减刑、蠲免租赋、整饬吏治、严惩贪污,采取措施模糊民族隔阂,扩大政权基础,从而巩固了北魏政权。拓跋焘的内外政策措施及其成功,展现了他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带头遵守法纪、任用人才、重视吏治的作法,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兴起的戏剧热

    纵丽娟

    清代中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戏剧发展情况,尤其是民间戏班进入宫廷的演出,集中概括了当时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貌。从蒙旗十八班的始建、发展到衰落过程中,可以看到戏剧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反映出内蒙古的戏剧活动也是和全国戏剧发展紧密联系的。蒙旗十八班的演出,不仅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这些为探讨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辨别蒙古语中借词的一些方法

    高·照日格图

    ·3?”姹鹈晒庞镏薪璐实囊恍┓椒ˊ高·照日格图$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蒙古语;;借词;;方法...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干教授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翟边

    1999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我校蒙古学研究院林干教授应匈牙利古代史研究与出版协会邀请,赴匈牙利、罗马尼亚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俄罗斯、德国、荷兰、日本、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学者,还有我国学者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曾宪法教授...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

    陈乃雄

    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境内的蒙古语方言土语情况比较复杂。1994年夏蒙古语方言地图课题组按照统一的调查大纲,以地区为单位,对该盟七旗一县一区的86个苏木、乡、镇当今现实生活中使用着的蒙古话作了调查。根据调查所得材料,归纳整理出各调查点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特点,并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本文内容只涉及语法部分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爱玲作品中的禅学意蕴

    莫林虎

    禅宗是中国文化面临致命危机时被引发出来的一种文化样式。禅宗有两方面的特质:一、禅宗必然包含着苦难的背景;二、主体一方面对这种苦难以一种极度冷静的心态作体认,另一方面通过对危机、困境的搁置、回避获得一种心理平衡。张爱玲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观天才把握中走进了禅宗境界。张爱玲作品一方面是对纷乱、冷酷世界的刻骨摹写,同时她展示了禅宗生存方式的另一面:不断地以即时的感性快乐与自欺欺人的精神狂欢从绝望中作短暂的逃逸。张爱玲作品艺术技巧的纯熟,与禅宗特别注重对于个体某些心理功能的塑造、强化有内在联系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

    刘则鸣

    :罗隐是晚唐一位比较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由于个人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而呈现出比较独特的风貌。本文试图从他诗作的哲理化倾向入手来展开研究,以求全面认识和评价罗隐的创作成就及其在唐诗发展史中的地位。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首先是其生存状态的反映,同时也缘于他对动荡的唐末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审视,此外还有整个唐诗发展逻辑的制约与影响。从他的这种诗歌风貌中,可以感到罗隐与他的同道一起正在渐渐地结束着唐音并奏响了宋调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

    高建新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饶有意味又内蕴丰富的课题。酒之于古代文人,一个普遍的、重要的作用就是浇愁、销愁,化解胸中块垒;与此同时,酒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豪性;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原因,历史上饮酒最甚的是魏晋文人与元代文人;而最得酒中真趣的是陶渊明和苏轼。另外,酒之醉境与艺术创造和虚静状态有某种相通或相似之处,值得研究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2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元杂剧中的“可”、“不律”榷释

    胡云晖

    在元杂剧中,“可”字的用例极广,意义甚多,诸家解说纷纭,多有定论,但亦有未能尽释其义者,如对《西厢记》中“较可”之“可”的解释,就很值得商榷;而各类辞书及元曲词语研究著作对“方头不律”之“不律”的释义,也颇难使人信服。现不揣谫陋,试释二词于下,以就教于方家。可?..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迎新世纪 人文学院召开首届学术研讨会

    萧熹

    1999年12月24日,在新千年将临之际,我校人文学院召开了自建院以来的首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是在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3个系的教师、研究生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并已在3个系相继分别召开系级报告会的基础上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人文学院的教师、研究生及学校各有...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基督教的自我更新

    苑一博

    不断通过自我更新使自己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世俗社会,是基督教一个极为明显的特点。本文从基督教的历史演变、基督教的世俗化及其妇女、婚姻观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证了基督教的这一特点,并进而得出结论:在日后的发展进程中,宗教自我更新的功能将日益表现出新的外在形式,不断发挥其对自身的调适和整合作用,同时,这也是宗教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

    王绍东

    本文论述了战国及秦代神仙学说的基本内容,指出: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秦始皇为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而巡游全国,北击匈奴,坑杀儒士,大兴土木,说明成仙的欲望对秦王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文章还对秦始皇痴心于成仙不死和全面接受神仙学说的原因,从个性、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文化水平及现实政治需要等因素,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指出神仙学说的影响是造成秦始皇晚年昏庸暴虐、统治失误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秦朝短命的重要诱因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外国银圆在嘉道年间的流通

    张剑

    外国银圆自明以来因中外贸易而流入,并在华流通一直到民国期间。其中,嘉庆、道光年间是外银在华流通史中“承上启下”的一段,有许多转变都是发生在此时。本文试图以清朝档案和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以对外银在华流通全过程的研究有所裨益。这一时期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已有很深的积淀,行用地区已从沿海扩展到内地某些省份;使用领域也从寻常交易扩大至缴纳钱粮等重要方面。这些均对此后的外银流通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元诞生的基础及对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影响

    秦志宏,姜君涛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际金融体制的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分析了欧元诞生的基础。欧元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冲击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使国际储备体系趋于多元化,促进欧元区内国际贸易,影响目前的汇率制度。欧元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我国对欧洲贸易以及我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等方面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对比研究

    李莹,滕有正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环境保护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包括:标准、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预付金返还、产品收费、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以及财政政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文学作品与科学篇章句际间隐性连接手段的对比

    李玲君

    句际关系、句际连接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任何连贯话语的句与句之间,都存在着逻辑语义联系,这种逻辑语义关系的外在表现,就是所谓的句际连接手段。连接手段可以通过词汇和语法两种语言手段表达,词汇手段是通过使用某个词类做为句际连接的外在标志,而语法手段则是使用某种语法现象来连接句子。后者即为“隐性连接手段”。本论文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在科学语言和文学作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中,对比了插入语、时间统一体、省略三种隐性连接手段的异同,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法律至上精神的嬗变与美国的“诉讼爆炸”

    马雅清

    司法独立构成了美国作为法治国家的基本制度基础,而美国国民所具有的法律至上精神对造就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世纪下半叶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令美国人引以自豪的法律至上精神发生了嬗变,正在走向它的极端-新法律至上主义,并由此引发了“诉讼爆炸”现象和法治危机。我国在向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时,应该参考美国的经验和教训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严把校对关 提高出版物质量

    田雪峰

    进入90年代,随着电脑排版在编辑出版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作者用电脑写作代替了传统的笔耕,原稿磁盘化引发了编校一体化的倾向,再加上校对工作一向被人们所轻视,随之而来的是图书的编校质量日趋下滑。尽管新闻出版署等领导部门再三强调,但这种情况仍未见好转...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权威转换与重塑

    任维德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领域出现了公共权威弱化及其流失的现象,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公共权威,需要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公共权威——法理型权威。确立法理型权威,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国家机关建设,强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威;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法律意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念、民族精神、社会共识和集体文化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文化类型的相互影响与各民族可持续发展

    王俊敏

    本文从经济文化类型变迁及相互影响角度,探讨了中国各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来源、战略抉择和模式探索。本文认为:由于我国长期坚持(汉族)农耕经济文化和(西方)工业经济文化先进论,形成了“农业化”和“工业化”体制,客观上带来了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抛弃“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单线历史进化论,使各种经济文化类型并存发展、相互制约;对传统经济文化类型改造要充分考虑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在关联、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要慎谈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而要高扬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战略不能因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某些少数民族水平更低而遭到反对或缓行。实际上一些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曾经或正在顽强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

    2000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