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英
本文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先秦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过程。第一部分利用民族学和古文献材料,探讨了氏族社会后期历史知识的保存与传播方式。第二部分主要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尚书》中的有关材料论述商周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萌芽。第三部分以古典编年体的繁荣及其嬗变为线索,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作者认为:历史记录形式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觉史学意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信
殷周奴隶制说和殷奴隶制、周封建制说,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殷周的社会生产,是以石器农业为主并同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相结合的形态。殷周的社会组织,是农村公社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三位一体。殷周社会是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属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最高阶段。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展蛟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类从采集渔猎,经由农业,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历史。人类要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需要经历两次改变谋生方式的革命:一次是把采集渔猎转为农业的农业革命;再一次是把农业转变为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农业羽化革命。采集渔猎危机,曾经逼迫着人类完成农业革命;要完成农业羽化革命,也需要有农业危机的逼迫。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农业危机。农业羽化革命之伟大,是农业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凤翔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46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先恒
德意志人民协会始末王先恒(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关键词:德意志人民协会,共产主义者同盟,前史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恩格斯是同盟的创建人之一,又是研究同盟史的最早史家。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恩格斯将“同盟”的渊源追溯到“...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新民
凉亭,又称凉楼,是供行者食饮之所。忽必烈在上都东、西各建凉亭,供巡幸、狩猎生活之用。本文对上都凉亭的地理位置、行政管理等方面作考察。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敬秀
清代一元制与江户时代二元制比较张敬秀(内蒙古大学)中国清代的政治制度,是高度集权的,单一的,以清廷一元制为纲,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和中央任命官吏的办法,比日本的幕藩体制简单明了得多。日本最高层的统治老是二元制,作为日本国精神象征的天皇为中心的朝廷为一方,...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启
“故姑”为元代蒙古妇女之头饰,从文献所记150多年所见,其日渐复杂、华丽,富贵者在上面插带各种饰物,并从一般蒙古妇女头饰渐变为后妃、官宦人家妇女专用头饰,而到元末又成为后妃、官宦正室所独有头饰,其余一般妇女就戴皮帽了。姑姑与唐“金步摇”无源流关系,而与嵩车似“轩冕”者有缘。明时,故姑存者唯一的可能是察哈尔。而入清代渐变为旗人妇女之“高板头”饰,兴许是风俗随时间变迁、经济贫富、朝代兴衰而有形或无形变易的规律中之事。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莎日娜
本文从元朝对图书的搜藏、出版以及元版书别具一格的刻印特点,简要介绍了元代图书出版事业的概况。认为元代图书出版事业是在继承宋金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对传播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并为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彦生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烧饭”、“面”是具有草原特色的游牧民族的丧葬习俗之一。本文从“烧饭”、“面”习俗的纵向研究,试图从文化传承的理论角度,寻求“烧饭”之礼残留至今,“面”之俗却于中世纪湮没的历史原因。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56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占华
现代企业家的素质及企业家的培养造就张占华(伊克昭盟教育学院)现代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1.必须具备现代知识结构。现代企业家面临的是国内外大市场,必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才能驾驭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家必须懂经营,懂生产,懂技术,更重的...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方直
从道家“蕉鹿难求”观点看,探春不能真妄两忘,得失两忘,痴迷于主奴、嫡庶、义利、兴衰、治乱上的争竞,志大才高,然值未世,有功无运,不能回天。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齐木道吉
《蒙古格斯尔研究》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谨慎供藏,代代相传,每遇节日盛典,取出诵读,而誉谓“十方圣主、铲除十大祸根的《格斯尔可汗传》”(以下简称《格斯尔》),是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它于1716年(清朝康熙五十五年)首次在北京用木刻版刊行,18世...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庆丰
本文着重考察分析了形成郁达大作家与诗人个性气质的潜在因素与心理底蕴,认为在关于童年生活的自传中,郁达夫强调并扩张了作家艺术家特有的最早最深刻的人生体验。郁达夫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与感悟,源于父亲形像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和替代角色对儿童性格及心理气质倾向所造成的失落与偏差。从而强调孤独和孤寂意识对作家艺术家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它们和敏感与感伤的心理气质特征及倾向相互作用,成为郁达夫心理结构中的其本质。在郁达夫的情感世界中,惟孤独与伤感乃其实有。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托娅
庐隐在十三、四年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以她富有个性色彩的创作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鲜活的生命印迹。本文从庐隐创作的审美心理活动、表达才能、真挚情感的流泻、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等方面,特别是就庐隐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的个体感受及其作品所显现出的悲哀情愫进行了探析。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玉溱
汉语的借词与双向借词孙玉溱(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键词:语言,汉语,借词,双向借词从另外一种语言借来新词,这类词叫“借词”。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借词又叫外来词。由于一个统一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借词的现象很多,叫“外来词”容易产生歧义...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邢向东
本文将结构和语气词相结合,描写了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祈使句的13种常见格式,分析了各自的语义和结构特点,并简略讨论了几个格式或语气词的来源。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68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则鸣
“位”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周易》观察宇宙、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原则。无论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位”都不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精神便是,符号性地看待宇宙人生,并试图把自然与社会归纳为一个理性的抽象的结构,以期用这样一种结构来解释具体的人生关头或人生经历。《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也是数学科学的基本精神,我们顺理成章地在数学科学中证明了它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学说与实践中也得到了发挥和应用,如韩非有关“势位”的思想、孔子等人的“名位”观念,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所惯用的“名教”伎俩等。更有意义的是,《周易》这一思维方式对文艺学也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这就是由此而推论出的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问题。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文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的观点,认为由于它生发于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并符合辩证的逻辑,因而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毕其格图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该理论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构成该理论的依据和构成该理论的具体内容。而构成该理论的依据又可分为客观依据─—对中国国情的再认识和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邓小平有两点重大突破。其一,把社会主义的特定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开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区别开来。其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出路作出了“解惑”式的伟大贡献。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建中
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私营经济性质的概念、本质属性、特殊居住;第二部分论述了对私营经济理论认识的误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的讨论并没有从理论系统完整性这个根本点上说明问题的要害;第三部分论述了原始社会末期私有经济的历史作用,以及后来阶级社会中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的正反面作用;第四部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作用,则是作者论述的重点:一是它面向市场、方便生活、解决就业、创造财富、扩大税收,二是它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适应性强,三是有利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强调了它发展的根据是生产力标准。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润生
本文运用刑法理论,对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以及本罪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对该罪在刑事立法方面的修改和完善建议。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