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796

  • 耶律楚材经世思想发微——兼论其士的品格

    王月珽

    耶律楚材的经世思想向少专文论述,有的文章虽偶有提及,亦多是泛泛点说,既不全面,更欠深入,而研究这一问题正涉及怎样全面认识、评价耶律楚材其人。本文就耶律氏的言行,从使命观、行道观和仕隐观三个方面剖析其经世思想,并就其“士”的品格作出评论。文章还关系到:怎样认识、评价传统文化薰陶下的优秀士人的品格,乃至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演变和某些特征。

    1992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成吉思汗的教育思想

    那顺巴图

    成吉思汗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数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朴素的唯物和辩证的见解。他在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活中十分重视教育与人才,比较系统完整地解决了早期蒙古社会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创制蒙古文字与蒙古诸都语言文字的统一,建立宫廷学校,学习和吸收先进民族文化,建立做人的道德规范。牧猎生产与军事活动结合等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构成了成吉思汗教育思想的体系。他的教育思想是蒙古社会的产物,对蒙古族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对蒙古社会无私无畏的道德风尚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92年01期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勒坦汗战例中的辩证法

    朝克

    阿勒坦汗军事辩证法是蒙古民族军事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民族军事辩证法虽然没有象其他民族那样系统于文字书本之中,但却活灵活现地系统于其军事伟业之中。阿勒坦汗军事辩证法主要表现在:避免内讧,联合用兵的战略:伐交与伐兵相结合的战略;以聚攻散的战略;以及化敌为我、假道策略、用间之道、利用矛盾、揳楔子、以奇为正、攻心术等军事谋略之中。最终实现了与明朝的隆庆和议。

    1992年01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元朝“税粮”制度简论

    高树林

    <正> 在中国封建赋税史上,元朝赋税有许多特点,在全国空前大一统的政局之下,赋税剥削却始终南北不同;边疆异制;内地的“诸色户计”也税、役不一;还有许多内容是蒙古族当时社会历史特点的体现等等。关系错综复杂,其中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税粮”就是一个必须深入讨论的问题。中国封建赋税制度的发展,与其它社会问题一样,也有其发展变化过程,从中找到其发展规律,可以归纳为:封建社会前期主要是征收以人身控制为主包括各种力役和以人或户为准的人头税,占赋税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以田亩和财产为准征收实物的比重甚轻。以后,随社会生产力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人头税比重逐渐下降。最后,人头税的主要地位被田亩

    1992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纪要

    雨风

    <正>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于1991年10月8日至9日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召开。全区20所高校推举的28名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换届,讨论研究会今后工作的大体安排。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冯志同志作了第一届理事会的总结报告。他说:研究会从1988年9月28日成立以来,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区高校学报界培养人才、交流经验、提高学报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三年期间,研究会组织安排了各类活动,推行规楚化,开展学报评比和评选优秀编辑学论文等。会议

    1992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鬼方、丁零、敕勒(铁勒)考释

    周建奇

    本文以历史记载为依据,参考阿尔素语,特别是回鹘语。对起源于我国陏、唐时期的铁勒、汉魏时期的丁零、春秋时期的狄、乃至商、周时期的鬼方这几个与维吾尔族历史有关的部族或民族名称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从音和义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992年01期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72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民族融合新论

    田孟清,卢辉

    本文就民族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民族融合的种种认识,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民族融合与民族消亡是两种不同本质特征的概念:民族消亡是民族特征、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民族界限不存在,一切民族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民族融合是指民族特征的趋同化。文章认为,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融合实现之时,才是民族消亡之日。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结果。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融合因素,是就量而言的。

    1992年01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国首次中世纪东欧史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苑一博

    <正>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的。1991年8月3日—6日,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17所高等院校和4家编辑出版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5篇。本次会议中心议题是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蒙古帝国的世界历史地位及该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人认为,俄罗斯文化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混合型文化,这种文化类型又决定了俄国中央集权制的特殊性。也有的学者则强调俄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形成上与西欧的不同。

    1992年0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民族问题理论若干学术观点和一些主要问题争论的综述

    乌尔希叶夫

    民族理论,在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认真深入研究和探索民族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民族理论的科学地位、民族形成、民族定义、民族问题含义和实质,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宗教本质与作用等若干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1992年01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校蒙语系举办潮洛蒙、岳志东、纳存布和蒙汉文书法展和讨论会

    禾文 ,久愚

    <正> 1991年11月6日至13日,我校蒙语系在图书馆展厅举办了三位教师的书法、篆刻作品展、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暴彦巴图、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维岳、我校党委书记方天祺、校长孙玉溱,以及我区著名学者、作家、书法家巴·布林贝赫、张长弓、艾力图等,先后出席开幕式;近千人次参观展览。装裱精美的六、七十幅蒙汉文书法、篆刻作品和谐交融,体现了蒙汉族教师团结、进取的精神,(?)斋书画研究会会长吴金、中国书协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康庄等书法界名流,以及领导和观众,挥毫泼墨,以文会友,意境高雅。开展仪式之后,蒙语系主任格日勒图教授主持了讨论会。在评点作品时,大家认为潮洛蒙和纳存布和的蒙文书法很有气势、前者风格豪放,笔力雄健,后者朴茂老辣。特别是潮洛蒙首次亮相的汉文书法,出手不凡;其蒙文篆刻有汉印风韵、岳志东的行书圆润流畅,隶书古朴可爱;他是自治区内十几年如

    1992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美国对新中国政策的演变

    周呈芳

    本文首先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把争夺世界霸权与反共意识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接着文章分三个时期分析了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1950—1958年,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武装对抗,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事件以后直至1972年,美国为颠覆新中国,实行军事威胁和“和平演变”的策略;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和中美外交关系建立以后,美国对新中国“和平演变”攻势加强了。

    1992年01期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的政策思想初探

    徐久刚

    文章认为:探讨邓小平的政策思想,是全面,科学地把握邓小平政治思想所必须的。也是于强化我们政策观念、政治素质、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十分有益的。文章从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是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实事求是,为民谋利;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是一门领导艺术以及党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几个部分进行了探讨。

    1992年01期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宋词

    鲁歌

    文章认为,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古、近体诗一直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宋代也不例外,然而我们却不能不以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因为词自隋唐五代兴起以来,到了宋代已蔚为大观: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在诗歌发展史上大放异彩,成为具有与前代诗歌不同特色的胜极一时的新高峰。文章就宋词发展的大致情况及活动在北宋、南宋的词人作一评析。

    1992年01期 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童话象征论略

    张锦贻

    当代意识中的童话象征,正是在构思童话幻想中寻求和形成的某种新的观念。因此,就美学范畴而言、童话象征无疑是一种深层结构。本文就童话象征的性质、意义及它的特点作了阐述,认为,童话象征是一种活泼而又严肃幻想与情理交织的意蕴,是一种似浅实深、浅中寓深、由浅入深、充满了儿童的体验和想象的幻化的艺术结构。儿童情趣浸渍其中,在童话象证中,童话幻想与审美理想达到了有机的,高度的统一。童话象征的深,不是深奥和深僻,而是深邃和深沉,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它的艺术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1992年01期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能源工业的现状与展望

    赖师劻

    我国在能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能源短缺又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投入不足、价格不合理和缺乏长远考虑,使能源和电力弹性系数过低。能源消费超前加剧了能源供求失衡,人均资源不足和资源结构、地区分布不合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水电。改善能源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

    1992年01期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达斡尔族人口展望

    高建纲,沈斌华

    本文通过调查,论述达斡尔族80年代人口再生产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由于达斡尔族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死亡率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以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影响下.达族青年普遍希望适当少生子女等有利因素,作者认为对于达斡尔族来说,为了促进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在已有必要和可能转上优生优育、有计划地适度发展人口的轨道。

    1992年01期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宪法监督体制

    刘景欣

    本文以宪法的效力这一被忽略却又十分关健的问题为论文的起点,划分出宪法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且与宪法监督联结起来,作为宪法直接监督与间接监督的理论根据。进而,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监督体制的构想。

    1992年01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一些地方志考

    文焕然

    <正>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仅决于台湾的第二大岛,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地区,象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因海南岛富于热带自然资源,素有“宝岛”之称。由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加速海南的发展,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已将其特设为我国的第31个省(市)——海南省。近年来研究海南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无论研究海南省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需要了解海南的历史状况,这就离不开记录当地各种情况的地方志书。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宝贵遗产,宋元以来,几乎各省、府、州、县等都编有当地志书,其历史之悠久,地域之广阔,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1992年01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娥皇女英、鲧禹神话与儒家思想的渗透

    方立

    上古神话的记载多断简残章,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严重的儒家说教性倾向,这对于考察神话原貌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以我国最早记载神话的史料《山海经》为主要依据,就(?)禹蛾皇女英神话演变过程中、儒家思想的渗透,从政治理想和婚姻道德两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1992年01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