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景华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是我国近四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理论成果。因此,认真地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结合个人学习十三大文件的初步体会,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质、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等问题,讲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质
1988年03期 1-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
<正>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已经四十年了。她的成立“标志着党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胜利地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而进入了成熟阶段”。在欢庆我国第一个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认真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教训,探讨自治机关民族化这个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无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制度。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才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告诫我们全党:“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基本问题有两个,一个叫民族化,一个叫自治权”,有了这
1988年03期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建纲
,沈斌华
<正> 一、鄂温克族人口今昔今年8月初,全区各族人民,将在富饶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热烈庆祝鄂温克民族的盛大节日——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三十周年。鄂温克族为我国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四十年前,全国鄂温克族人口仅有6000人,现已发展到2.2万余人,几乎增长了3倍。鄂温克族绝大多数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据1987年统计,有2万余人。呼伦贝尔盟广大草原、山林及河谷地区,是鄂温克人长期生活的地方,这里有近2万人。位于呼伦贝尔盟大草原东部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是鄂温克人最大的聚居区,有8309人,占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人口的41.5%。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
1988年03期 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持哲
<正> 1887年7月,波兰青年医生拉·卢·柴门霍夫(Lazar Ludovik Zamenhof)以“Esperanto博士”为笔名发表了第一部由他创制的《国际语》一书,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Esperanto"这个法语词源的词,本作“希望者”(celui qui espere; one who hopes)解,从1889午起,早期从事推广这种人造语的人们便把由柴门霍夫首创的语言称为Esperanto了。日本很早引进这种语言,译为“世界语”;我国是在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它的,一直沿用日本译名。这是不无根据的,因为在1907年,国际语委员会在讨论欧洲数十种国际辅助语的方案时,已确认Esperanto相当完善,又已获各界的采用,若经一定改进,便可选定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语”。一百年来,世界语由少数热心追随者筚路蓝缕、惨淡经营,
1988年03期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钟达
<正> 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的图景。但我们不可机械地认为,各种文化与文明都是同步同态向前发展的。事实上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道路明显地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的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文化与文明在发展过程的某一点上,就结束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历史,而成为其他文明的组成部分。更普遍的现象是,在前一阶段它是先进者,到后一阶段它成为落后者。下一阶段,落后往往又转化为先进,而先进又往往转化为落后了。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亚欧大陆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继起的是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文明和中国的黄河文明。在由青铜时代向铁器吋代过渡时,神化的专制王权和僧侣文化成为古代近东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古
1988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敖其尔
<正> 一、序言六十年代时曾有一些科学家预言,自动的机器翻译应是等价于对译出语的完全理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原文文本从多方面去理解,并且对于所得到的大量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复杂的处理,这是件非常艰巨的工作。所以,也有人预言自动的机器翻译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实际上,为得到一个准确的翻译结果,对原文详细理解是必要的。当然这个工作是很困难的,但是,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自从1960年以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从实现手段上来讲,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了很大发展,硬件造价越来越低,软件效能越来越强。经过二十几年,计
1988年03期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正> 6月27日至7月2日,国家教委在我校召开了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教委、高教厅(局)科研处负责人,有关部委教育司主管文科科研负责人,教委直属综合、师范、外语院校科研处负贵人以及部分研究所负责人和特邀代表,共90多人。会议讨论了近年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交流了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讨论修改《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科学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讨论了高校如何加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研究、如何参加“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及《高校理论工作情况调查报
1988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凤翔
<正> 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人。1879年,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决定“先于北洋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由一化三”。并委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奏请将记名提督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从此,丁汝昌正式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1888年12月,北洋舰队成军,清政府任丁汝昌为提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北洋舰队拥有铁甲舰4艘,巡洋舰6艘,炮舰6艘,练习舰两艘,总排水量为41800余吨,炮260余门,鱼雷发射管49个,已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海军了。曾在北洋舰队担任总教习的英人琅威理,对北洋舰队的评语是,“中国海军,实有不能轻视者,其操阵也甚精,其演炮也极准,营规亦殊严肃,士卒矧皆用命,倘与日本海军较,中国未尝或逊。”
1988年03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夫
<正> 五十年前,在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指挥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绥远抗战”。它曾使“四万万人闻之,神为之王,气为之壮”。目前,史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尚少有专文论述。展示绥远抗战的概貌及其历史意义,对于进一步研究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之作用,无疑是有益的。为了纪念绥远抗战五十周年,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浅尝试。一、绥远在抗战中重要的战略地位绥远,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东邻察哈尔,南通晋陕,西连宁夏,北接外蒙古。是中国西北部的屏障。自1931年8月,傅作义将军以三十五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的身份入主绥远后,
1988年03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永年
<正> 一、“明代蒙古”“明代蒙古”是中外史学界常用的概念,与“十四至十七世纪蒙古”同义,且经常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由于“明代蒙古”一语简洁明了,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十四至十七世纪蒙古”。我们认为,北元——蒙古与明朝是并峙的两个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南北朝。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北元——蒙古从总体上讲并没有隶属于明朝,那么“明代蒙古”之说能够站得住么? 我们的回答是:二者并不矛盾,“明代蒙古”这一术语并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1988年03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毓德
,丁士超
<正> 本书是苏联未来学的代表作,1987年由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对话的形式写成,是1987年苏联主办的国际第八届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的热门书。主要对话人是苏联哲学界、经济界和自然科学诸领域的著名学者,其中多数人是苏科学院院士,他们面对西方未来学的挑战,对未来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苏联对未来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独树一帜,认为下一世纪的带头学科是马克思预见的“人的科学”(以信息学为中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的新综合)。该书以此为指导线索,
1988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昌龙
<正> 明治十四年前后,福泽谕吉发表了“时事小言”,“通俗国权论”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他为大资产阶级、官僚专制政府辩护的“官民调和论”思想,即他的政治论思想。那么,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论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一经济论应当是与“内安外竞”的“调和论”有密切而又互相适应的关系的。这个经济论可以概括为“官民分工论”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它是政治论的前提和内涵,同样也是由福泽丰富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启蒙思想的渐进而成的,是自然而合乎现实的产物,绝非不可理解的怪胎。
1988年03期 73-7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芸生
<正> 一、文中以“~”代替字头。二、方言中有音无字的词(或词素)借用同音字需注的地方,用括号加注。三、本文字头以声母为序。排列顺序是:p p′m f v t t′n l k k′(?) x (?) ts ts′s φ。四、呼和浩特有四个声调:平声[(?)]31调,上声[(?)]53调,去声[(?)]55调,入声[(?)]32调。五、文中未考的字,用通用字形。有些字,虽在《呼和浩特市汉语方言本字考》
1988年03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史震已
<正> 关于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已有不少较为系统的调查资料,本文所涉及的只是一些零星现象。内蒙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包括许多不同的方言点,这些不同的方言点,声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本文所谈的问题,均与声调无涉,故采用国际音标为某些方言词标音时,一概不标调号。此外,为行文简洁起见,“内蒙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下面一律简称为“西部方言”。
1988年03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树新
<正> 引言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它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打破了以理想的说话人的话语为分析材料的框框,主张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去研究,以实际运用的话语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从而探索语言变异的本质。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说话和青年人说话明显不同,男子说话和女子说话也不完全一样,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人们说话也有差别。这些语言上出现的变异显然是和年龄、性别、环境等社会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找出影响语言变异的种种社会因素,才能正确解释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因此,我们说,社会语言学的出现为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
1988年03期 87-9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自强
<正> 雄浑,是属于阳刚类的一种主要风格。它不但常见于我国古典诗歌中,而且活跃于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字面看,它是由雄和浑两种风格元素组成的。雄者,宏大威武,强有力也。浑者,浑厚博大,浑然一体也。前者重在广度、力度,后者重在厚度、深度。这两种含义都既可用来形容一种境界、一种具体景物形象,也可以用来表现一种情志、气势,一种抽象的精神现象。雄浑用来形容某种境界形象时,多出现
1988年03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玉溱
<正> 1840年—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将中国变为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对象。战争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当时,有一个亲厉战火的幸存者,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鸦片战争中镇江战役的情况。这个幸存者,就是清代蒙古族诗人燮清。燮清,奈曼氏,汉姓项,号秋澄,蒙古正黄旗籍。先世于江南驻防。燮清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一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京口一带。燮清年轻时应科举考试未第。鸦片战争后,入军幕,由军功得保蓝翎同知衔候选知县。他工于诗歌、书画、音乐、医药,有著
1988年03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苑一博
<正> 10世纪末叶,东正教从拜占廷帝国传入基辅罗斯,后来又传播到罗斯全境,成了罗斯国家的国教。从拜占廷传入罗斯国家的东正教,最初是依附于君上坦丁堡牧首公署的。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俄罗斯国家力量的强大,它又直接依附于沙皇政府,成为沙皇俄国封建统治的驯服工具。本文就东正教传入俄国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过程作一分析,以就正于学界同好。一、东正教传入基辅罗斯在接受东正教以前,东斯拉夫人是信奉多神教的。东正教传入罗斯地区有个历史过程。
1988年03期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文礼
<正> 朔方节度使是唐朝前期设置的边境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在安使之乱以前诸藩镇中,它与范阳节度使堪称最为强大的两个藩镇。安史之乱中,唯一能与安史叛军相抗衡的,也只有朔方军。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在藩镇势力急剧膨胀的形势下,朔方节度使却走向了衰落。朔方节度使的历史,无论是对于唐代藩镇问题的研究,还是对于西北地方史的研究,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朔方节度使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些考察。一、朔方节度使的设立时间和管辖范围唐朝从睿宗吋起,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军队的进犯和镇压边地各族人民的反抗,
1988年03期 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996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