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42973

  • 关于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的我见

    林幹

    <正> (一)历史与文化的含义何谓历史?历史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生产斗争的情况及其发展过程,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同时又是阶级斗争的情况及其发展过程。而历史学则是采取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情况进行总结,以寻求它们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体系(是一门科学)。可是人们在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它们的发展规律,必须对各族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和文化面貌进行探索,以解决各族历史上的各种问题,以便恢复它们的历史原貌,才能寻得它们的发展规律。这种探索就谓之历史研究。

    1988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土默特万户弘吉剌部述略

    晓克

    <正> 16世纪初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并建六万户后,他的孙子俺答汗领有土默特万户,万户下面还包含若干部落,这些部落占据着以今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迄今虽然有不少文章对土默特进行了研究,但土默特中究竟包含哪些部落,各部的住地如何,还远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拟就土默特万户的弘吉刺部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土默特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1988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柔然族名试释

    周建奇

    <正> 柔然是我国北方历史上继匈奴、鲜卑之后出现的第三个大的民族集团,曾经在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期的约一个半世纪之间,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建立过一个势力强大的游牧帝国。公元402年,其首领社(艹侖)自称可汗,成为北方民族君主称可汗之始。这个民族在东西方的历史上都有过相当的影响,虽然在程度上不如其前的匈奴和鲜卑、其后的突厥和蒙古等那么巨大。因此,这一族名的来源和涵义,也与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这些名称一样,受

    1988年01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召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首届学术讨论会

    山丹

    <正> 1987年11月20日至21日,我校召开“内蒙古大学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科各系、所和行政、图书馆有关方面的近80名青年教职工参加了学术研讨。代表们向大会提交了50篇论文和论文提要,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历史、蒙古学、经济学、法律、文学艺术、人口学、社会学、技术论、方法论、科技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

    1988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近代海军初创时期洋务派造船与买船得失浅探

    黄国盛 ,杨奋泽

    <正>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野蛮入侵中国的开端,也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一次猛烈冲击。中国失败的原因虽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西方的“船坚炮利”确实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视西方人为“蛮夷”的轻蔑成见,也不得不对西方的“奇技淫巧”重新进行估价。当时,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开明的爱国人士,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就提出了一个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从此,先进的中国人围绕这一课题的如何解决,殚精竭虑,进行了长时间的求索。

    1988年01期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书架

    <正> 本书收录了内蒙古社会科学工作者四百人,介绍了他们从事社会科学的简历和发表论著的情况。书后附有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刊物、出版机构、大专院校(文科)等简表,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

    1988年01期 3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

    李鸿

    <正>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大青山极其艰苦、复杂和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中,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敌后的“蒙疆确保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而且战胜了各种困难,使游击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这是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分不开的。财政经济工作,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提

    1988年01期 3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形成和转变

    周呈芳

    <正> 1848年革命前,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论证了民族问题的实质。资产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产物。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人对人剥削的消灭,阶级对立的消失,是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根本途径。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了无产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他们始终认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无产阶级事业必定胜利的保证,从而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团结的口号。各民族彼此之间应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因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1848—1849年,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这就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检验他们的民族理论并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1988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之一)

    白拉都格其

    <正> 1987年9月25日—29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分为蒙古历史、蒙古文学,蒙古语言三个分会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我们将对三个分会的讨论情况陆续进行介绍。参加历史分会会议的中外学者共51位,其中:蒙古人民共和国2位,苏联2位,日本9位,美国3位,澳大利亚1位,联邦德国2位,我国各族学者32位。分会先后收到提交的论文或论文提要36篇。有29人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另有校内外蒙古史学工作者、研究生及有关的新闻、出版、图书、情报资料等单位的60余人列席旁听了会议。

    1988年01期 58-5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

    孔德元

    <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正在形成中的唯物史观理论武器,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和经济关系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最初的论证,获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

    1988年01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普列汉诺夫论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来源

    周桂苓

    <正>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序言中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第377至378页)但是关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渊源关系,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作过具体的阐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这一重大课题,可以说是若明若暗,不甚了了。反映在马哲史或哲学原理的教科书里,只是简单地一提而过,甚至连提也不

    1988年01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儒家·儒教·儒学

    郝逸今

    <正> 儒家系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儒教是指“圣道设教”以宣扬儒家思想和封建的道德说教,把儒家学说宗教化;儒学是对以孔孟之学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文化的通称。笔者试就三者的内涵、外延及其产生,发展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述,理清学派递代与思想禅源,以就正于大方。

    1988年01期 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76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老舍—一个叛逆的基督教徒

    朝戈金

    <正> 老舍曾经是基督教徒这一事实,长期以来不为学界所知,所以不久前得到证实时,引起了一阵骚动。对于研究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作家的思想意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令人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人就这一问题作出详细的探讨。老舍究竟是怎样一个基督徒?他的宗教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宗教曾给予他哪些影响?这都是饶有兴味又不容躲避的问题。本文即想初步探讨这些问题。

    1988年01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1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清代八股文

    乔润苓

    <正> 八股文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经义。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所用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已经具有了八股文的雏型。经义又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以及元曲的一些成份,到了明初定型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就更加完备了。有清一代,八股文泛滥成灾,直到清末才被彻底废除。

    1988年01期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蒙古语族语言的词汇

    陈乃雄

    <正> 本文主要讨论蒙古语以外属于蒙古语族的我国达斡尔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的词汇。这些语言的词汇都由本族语词和不同来源的借词组成。所谓本族语词,这里指的是与蒙古语同出一源的蒙古语族固有的词以及某一个或数个语言所特有,但不见于蒙古语,却又不能证明系借自其他语言的词。本族语词还包括在这些词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词和合成词。

    1988年01期 10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53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蒙古语中俄语借词初探

    郭守祥

    <正> 俄语是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也是苏联各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共同语,目前它已成为国际通用语之一。蒙古语使用的人数虽不及俄语的多,但它遍布欧亚两大洲,是这些地区许多蒙古部落的活的口头语言。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是一种屈折语,也就是说俄语富有词形变化,一个词可以有许多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蒙古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一种粘着语,即能把词干和各种附加成分粘合起来构成新词并表示各种语法变

    1988年01期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