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启孮
<正> 1973年陕西省博物馆发现的女真文字手写文书残页,是在女真文字和《金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从表面上看女真文字手写的书页这是第一次发现,又是我国解放后在这个领域发现中的丰硕成果,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喜事。从内容上看,它牵涉到女真文字和《金史》上的许多问题,有待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这篇文章不敢说是什么专门研究,仅仅提出一些有关女真字文书的初步看法,提供学术界参考,并望得到指正。
1979年Z1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5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汪篯
<正>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屡次提到唯才的政策。有以下七例: 一、太宗初即位,房玄龄向他申说秦府旧僚怨望,太宗回答说:“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二、贞观元年,有人请将秦府旧兵尽授武职,并追入宿卫。太宗答曰:“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三、贞观元年,太宗对戴胄言:“今用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故也。”
1979年Z1期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梁太济
<正> 整理业师汪篯先生的遗稿《唐太宗树立新门阀的意图》既竟,有机会拜读布目潮沨氏的大作《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权的形成》。该书下篇第四章《唐朝初期的唐室婚姻集团——以公主的夫婿作为中心》,同汪篯先生上述遗稿的部分内容,在研究对象上是相同的。汪篯先生的遗稿大致起草于全国解放前夕,除了1956—1957学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唐代党争史》课程时作为其中的一节作过讲授以外,从未公开发表。布目潮沨氏的《隋唐史研究》,据作者说明:“本书的上篇和下篇,是将我从昭和四十年以来发表的关于唐朝政权形成的七篇论文加以若干补正而成的。只有下篇的第四章,除第二节外,是这次新写下的”。现在,在发表汪篯先生遗稿的同时,对布目潮沨氏关于唐初皇室婚姻关系的研究稍加评述,也许不完全是多余的。
1979年Z1期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祁龙威
<正> (一)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内部最先进的人物。他的先进思想,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学来的。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洪秀全的影响,使洪仁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立志为救中国而奋斗。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使洪仁玕找到新的思想武器。他之所以能够初步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则是由于他几年在香港和上海流亡生活中努力的结果。从一八五二年春到一八五八年秋,除了在广东东莞住了将近一年之外,其它时间洪仁玕都在香港,其中一度到过上海几个月。他虽然与太平军被隔绝了,但是他从未忘掉革命,也从未放过投奔天京的机会。一八五四年,洪仁玕到上海,谋赴天京,被英国传教士麦都司所阻,折回香港。但他的雄心壮志并未消歇,相反更加坚定。在回港航行途中,洪仁玕写下了“船帆如箭斗狂涛,风力相随志更豪”的诗句。
1979年Z1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磊
<正>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必要部分。为什么呢?首先,每个杰出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总是民族、国家、阶级或集团的代表,他们往往成为一种标志,即一种政治运动、一种经济趋向或者一种思想潮流的标志。所以,研究历史人物对于了解整个历史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对于他们的剖析,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譬如,研究孙中山这个人物,对于了解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于了解辛亥革命运动,对于了解整个近代民主革命运动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因为孙中山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研究反面人物也是这样。譬如,研究袁世凯、蒋介石乃至林彪、“四人帮”,的确是很需要的。只有研究他们,即揭露和批判他们,才能够懂得近代中
1979年Z1期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金峰
<正> 台站是清代蒙古地区站道沿途分段负责通讯和转运的交通基层单位。当时,在长城以内各省和盛京地区,把台站仍然叫作驿。长城以北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的驿,由于一般都为军事需要安设,称为站。站一词,是沿用元代术语“站”。清代满州、蒙古语中的台,是汉语瞭望台、烽火台或墩台等的简称。清初的台,一般都安设于不同政权或部与部的边界处,因此通常都称为边台。边台相当于蒙古语中的卡伦。后来,卡伦一词在汉语、满州语中被借用,在外蒙古、呼伦贝尔和新疆地区,台无论是在汉语中,或者是在满州语和蒙古语
1979年Z1期 6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金愈庆
<正> 1886年5月1日,在美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运动,它以全国性的游行示威和总同盟罢工开始,而以芝加哥的五月流血事件结束。这次运动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工人运动史上空前少见的。它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国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作为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运动新阶段的表现,作为国际五一劳动节的发韧之始而载入史册。国内对于这次运动的最早介绍和论述见之于李大钊同志的《‘五一’May Day运动史》
1979年Z1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汝昌
<正>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了《楝亭集》,这真是十分可喜的事。这部诗(包括词、文)集,极为难得,不禁回忆起三十几年前我为了了解雪芹家世而苦求此集时所费的那番手脚;今天的学人只需两元多一点的代价,就容容易易地拿到一部精美完好的“下真迹一等”的本子,可以恣意繙研,这是何等的乐事,何等的幸福。——不知当日之难,也许还会“等闲”视之。打开集子,“如逢故人”,喜幸之余,也引起我无限感慨。随手一翻,是别集卷一,《水仙》七绝:
1979年Z1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亦冰
<正> 典型问题是文学创作的中心问题,也是美学的根本问题。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所创造的成功的艺术典型,无不以其无限的生命力流传于世,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如今,在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要攀登文学艺术高峰,必须在典型创造上下功夫,摆脱束缚创造典型的种种清规戒律,塑造出新的、富于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1979年Z1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方直
<正> “后人可以为式”杜甫题画诗计有二十多篇,经杜甫品题的唐代画家有祁岳、郑虔、刘单、韦偃、王宰、李尊师(玄都观道士)、毕宏、姜皎、薛稷、李绪(江都王)、曹霸、韩干、冯绍正等。这些画家和他们的画虽然在《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唐代绘画理论著作中有些著录,但那些珍贵的绘画艺术品却几乎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今天虽然看不到画家用画笔创作的绘画,但却能看到杜甫用诗的语言形式记录下来的绘画(王嗣爽《杜臆》:“此画至今在目。”)所以杜甫题画诗不仅是诗歌史上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绘画史上的珍贵史料。我们从中可以管窥杜甫艺术见解和修养的一斑,认识题画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艺术享受和借鉴,
1979年Z1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润华
,屈六生
<正> 《蒙古史文稿》1978年第二期载金启孮先生所撰《清代汉译〈蒙古乐曲〉》一文,对流传至清的几十首蒙古乐曲作了介绍和分析,为发掘、整理源深流长、内容丰富的蒙古族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材料,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金启孮先生在文中说:“本文所述只是《蒙古乐曲》的汉译,这仍然是蒙古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因为它的原文现在已不知是否存在了。”据我们所知,《蒙古乐曲》的蒙古文原文还在,刊有《蒙古乐曲》的也有好几个本子。现在略作介绍,供各方面专家和读者参考。
1979年Z1期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宗魁
<正> 在“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统治文坛的这些年来,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被全盘否定,彻底抛弃。在世界文学中具有巨大影响的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更遭到了所谓的“彻底批判”、“坚决屏弃”,被列为“大毒草”,简直视之若洪水猛兽。“四人帮”被打倒以后,出版社重印了这部小说,天才的艺术作品终于又重见天日。但是,时至今日,在某些有关的论著中,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仍然存在着不少错误。例如,有的高校教材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就有不少论点值得商榷。这些论点不仅涉及到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还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涉及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列宁的有关思想的问题,亟需讨论清楚。
1979年Z1期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陆德
<正> 什么叫农业现代化?目前在认识上并不明确。工业先进的国家,近三十年来在农业生产上的进步是很快的;我国目前农作物的单产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非常之低,同工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工业先进国家的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当然,他们的农业还是要继续发展的,到本世纪末,农业又会有明显的进步。以他们今天的农业和二十年后的相比,也就不再是现代化的,而是过时的了。因此,不必以目前西欧、北美及日本等工业先进国家在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指标,确定成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这是因为各个国
1979年Z1期 11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赖师劻
<正> 各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不但历史上的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采取了商品经济的形式,而且社会主义生产也必须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33页)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商品生产同任何其他生产形式一样,有其特殊的、固有的、和它分不开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9页)。作为商品经济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它存在于任何生产方式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商品经济的共性,而不以它属于什么生产方式为转移。
1979年Z1期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先恆
<正> 译者按:共产主义者同盟史的研究,不待说,是整个世界史学科中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理应对同盟史研究做出较大的贡献。但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贡献实在太少了。相反,在东德、苏联和其他西方国家,却有那么几个人一直坚持这个领域的工作,除开理论阐述上的谬误,在史实考订、资料搜集、文献刊布等方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这使我们感到不安和惭愧。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详细占有材料是开展独立研究的必要准备。译者在研习
1979年Z1期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维民
<正> 从“五四”运动到震动全国“的五卅”惨案,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大革命风暴开始了,祖国大地在沸腾,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冲击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涤荡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在沉静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也燃起了反帝斗争的烽火,而且越烧越旺。虽然由于地处边疆,文化落后,特别是由于反动当局的封锁阻挠,这些壮丽的史实当时没有被记录下来,公诸于世,但是在亲身经历者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是不会消逝的。
1979年Z1期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