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粟显淇;傅慧芳;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传家宝,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锐利武器,为密切联系群众搭建桥梁纽带,为国家治理提供方法指导,为党员干部提升素质和能力提供有效路径。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践行心怀人民的群众路线,牢牢把握工作导向的两个重要问题,着重锻炼工作本领的三种力量,深刻把握求真务实的四种作风,切实增强调查研究的五个维度。
2024年05期 v.56;No.264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赵珈艺;闫安;
正确党史观是叙述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持的根本立场、态度方法和原则标准。大历史观是从时间的长时段、空间的宽视野出发考察历史,为把握百年党史深层次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方法。以大历史为视域,正确党史观体现了以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发展观、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人民观、以政治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奋进观及以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大局观。以大历史为视域检视党史观的百年发展可知,正确党史观思想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我认知和逻辑表达。
2024年05期 v.56;No.264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颜青;王敏;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从内生逻辑来看,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同步式的发展路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是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形式。二者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是以共同富裕的战略蓝图彰显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国际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归宿。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共同发展特征,是具备发展共性和发展个性的互构型共同体。通过探寻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理论路径,可以诠释二者的内涵和本质。从当前国际体系的视角来研究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是建构二者内在互构的发展关系、树立以守正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推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始终秉承和谐致远的战略发展范式。
2024年05期 v.56;No.264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6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王倩;
青年强则国家强。培养数字好青年是新时代我国青年观的深刻表达,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工作的本质要求。身处数字时代,数字青年既享受着新的技术红利,又遭受着复杂的数字伤害,其思想意识不断受到冲击。通过建构数字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增强数字平台的行业自律、加强多层次多主体联动、建立公平规范的外在约束机制,以及全方位优化数字治理生态、加强数字青年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是数字语境下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数字强国的必然选择。
2024年05期 v.56;No.264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贾强;王冰洁;
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文明进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价值理论、生产方式理论和制度建设理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财富观、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观,以及全民共享共治的生态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抉择,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拓展。
2024年05期 v.56;No.264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