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雪英;
党的形象不仅关系党的命运,而且关系国家的、人民的和民族的命运。新时代党的形象面临着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塑造并优化党的亲民形象是现阶段的重要现实课题。塑造党的亲民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意识、作风、话语、宣传、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坚持党章要求,树立亲民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培养亲民作风;坚持人民立场,采用亲民话语;坚持正确导向,加强亲民宣传;坚持依规治党,完善亲民制度。这五个方面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优化党的亲民形象。
2023年02期 v.55;No.255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希永;
文化自信的实现离不开坚实的社会存在基础,也离不开主体之于客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建构过程。主体的文化自信必须经由文化主体对作为客体的文化的学习教育、批判反思、继承开新和传播交流等过程来实现。学习教育、批判反思、继承开新和传播交流等是主体理解和把握作为客体的文化的认知手段,也是涵养、坚定、守护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路径。中华民族正是在文化的学习教育、批判反思、继承开新和传播交流中不断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2023年02期 v.55;No.25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军;
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实践经验,也要俯视新时代剖面、回应时代之问。列宁立足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列宁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巨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文化现象,结合新时代特点与矛盾,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必然,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
2023年02期 v.55;No.255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兰;李紫婷;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是列宁晚年阐述开展战斗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思想: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守战斗唯物主义立场;开展唯物主义宣传,结成唯物主义联盟;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讲究科学的方法;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开展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现实启发意义。
2023年02期 v.55;No.25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