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博;
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并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即通过工业化的推动,让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由散落的乡村向集聚的城市转移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观念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通过调整和重构行政区划的制度安排——"地改市"和"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乡并镇"及邻近乡村并入市区"乡改街""村改居"等途径加以实现的,由此导致和引发了城镇化进城中虚假"农民市民化"、现行市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城市治理结构新变化的要求及城市辖区间公共服务资源、机会分配的空间非正义性等问题和困境。为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和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适应城市治理结构新变化,改革和创新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坚持空间正义的应然价值,公正分配城市空间利益、资源和机会。
2019年06期 v.51;No.235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研;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与深刻变化。其间,不同利益群体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利益诉求的导致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化,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呈现在人们面前,使社会治理所处的环境与任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作为社会治理组成部分的社区治理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村落人""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如果国家、社会放松了对社区的管控,将导致社会非组织化、非结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居民逐渐丧失国家的庇护,还将导致因社会变革与利益调整产生的矛盾下沉至社区,让社区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鉴于此,有必要从文化认同的外显与内隐行为模式出发,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逻辑困境和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从多个层面分别给出社区善治的理路,借此寻求社区治理的可行路径。
2019年06期 v.51;No.235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7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艳丽;
有序是城市社区治理最基础、最重要的目标。从局部失范到整体有序的过程呈现出了城市社区治理的秩序路径演变逻辑。整体有序这一社区治理期望目标的达成需要多种能量的不断注入,以确保社区治理有序态势成为可能。这些能量包括作为社区有序治理的基础动力的正式制度规则与非正式制度规则,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公共议题和社区新媒体等作为媒介推动的润滑剂,以及基层政府、社区组织、营利组织等组成的起导向协助作用的能量源。
2019年06期 v.51;No.235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49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邰哈斯其木格;张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两者关系的把握提供了哲学思维和方法。从实践维度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梦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共同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2019年06期 v.51;No.23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庆路;
巫蛊之祸后,为了年幼的太子能顺利承继大统,武帝把理政地点从未央宫迁到长安城西的建章宫,而且让宗室子代替外戚侍帷幄,以摆脱外戚充斥的未央宫环境,维护刘氏皇权。建章营骑由此更名羽林,演变为宫禁宿卫力量。昭帝即位,霍光与上官桀为控制建章宫而展开博弈,宗室子分别依附于两人。上官桀势力被铲除之后,霍光又把昭帝迁回未央宫,用霍氏亲属取代剩余宗室子,完全控制了宫禁,揭开了日后外戚专权的序幕。
2019年06期 v.51;No.235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岩;
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在古希腊海军战斗中,三列桨战舰无疑是其中的主力。该型战舰拥有高航速和灵活机动的特点,但也存在内部空间狭小、战舰补给储量不足,且无法在舰上制作食物和休息的问题。战舰补给储备量有限,消耗巨大,船员需要及时休息以保持体力等因素使港口、城市和市场成为战舰补给活动的基础。围绕这些因素,古希腊海军的补给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相关的海军战术。透过三列桨战舰自身的结构特征分析该舰的一些补给特点,可以加深对古代海军战术、战略的进一步理解。
2019年06期 v.51;No.235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梦;
有东希腊之称的小亚细亚希腊各城市,实则是希腊人与当地人的混合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与安纳托利亚当地人的频繁接触中,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诗歌等文化创作,这些城市都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尽管同吕底亚和波斯等外族人之间、城市彼此之间冲突不断,但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和谐的。随着小亚细亚城市地方共同体意识的逐渐加强,同希腊本土,特别是雅典城邦的相互认同,促使他们在波斯的威胁下走向联合。
2019年06期 v.51;No.23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