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胜;崔执树;
"精神扶贫"作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的应然命题和战略重点,包括"扶志"和"扶智"两方面。扶"志"目的是树立贫困群众的脱贫自信,扶"智"目的是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两者互为基础,互为促进,"智"随"志"走,"志"以"智"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扶贫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习近平基于自身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及对扶贫工作深入思考的创新;既是对党的历代领导人扶贫开发思想的丰富与拓展,也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运用。习近平精神扶贫思想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理论体系,又拓展了扶贫攻坚的视野与思路,还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时代意蕴。
2018年04期 v.50;No.227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8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甄达洋;
科学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研究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门学问。科学社会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三大学派,即贝尔纳学派、默顿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SSK)。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学三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有过程度不同的影响,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是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学所产生的影响固然有其时代背景和学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因而直到现在,不仅贝尔纳学派后继有人,而且其他学派仍在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018年04期 v.50;No.227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美珏;
谥法是古代中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官谥——统治者为官员赐谥,更属谥法之大宗。清代统治者在参酌前代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出符合本朝特色的谥法典制——《鸿称通用》,并在长时段内为不同品级的满、汉官员赐谥。谥字是清代官谥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官方认知体系下,谥字、谥义与谥主生平相结合,从而使官谥达到"闻谥知行"的基本目的。当然,清代官谥背后的诸多政治、文化意蕴,也凸显出了清帝治官临民的价值理念。
2018年04期 v.50;No.22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梦;
民国时期,关于"社会建设"概念的界定与争论竞相面世,罕有定论。国民政府认为,社会建设特指独立于行政系统与经济文化领域之外的人类相互交往的活动。社会各界则侧重于从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来界定其概念。对"社会建设"概念的不同解读反映出国民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存在着利益诉求的差异与趋同。以民生为核心诉求的社会建设理念,呈现出超越历史局限性的时代价值,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8年04期 v.50;No.227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朔;
在古典时代,雅典人若要获得公民身份,需经过两层重要的审查,分别是胞族和德莫的审查。胞族审查有两次,审查对象分别为幼儿和16岁的少年。在胞族的审查程序中,监护人和审查人均需保证候选人具有合法身份,并就此庄严宣誓,奉以祭祀。合格的幼童不仅被肯定了合法身份,还部分地具有了胞族成员这一公共身份;少年则具有完全的胞族成员身份。在18岁时,他们还要接受德莫的审查。合格者成为雅典埃菲比(ephebi),经过两年的军事训练,成为可以参加公民大会的城邦公民。这种雅典人获得公民身份的主要方式凸显了公民集体的封闭性和排外性。
2018年04期 v.50;No.22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晓佳;
自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建成君士坦丁堡从而开启拜占庭帝国历史之日起,在其超过千年的岁月中,拜占庭帝国就时刻处于众敌环伺之下。面对众多的外部威胁与压力,除了军事手段之外,拜占庭帝国政府从其早期阶段就极为注重采取精明灵活的策略以分化瓦解敌人。为了减轻边防压力,与周边部落或王国建立同盟及利用赠礼成为帝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两种重要措施。
2018年04期 v.50;No.22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一卯;
中世纪温暖期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气候异常期。西欧受中世纪温暖期的影响比较大。其一,中世纪温暖期导致该地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进而导致人与物质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其二,中世纪温暖期加快了各种疫病传播,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三,温暖期的到来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疫病还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或亢奋,进而使得社会冲突加剧。总之,在中世纪温暖期的影响下,西欧地区民众的生活状况日趋恶化。
2018年04期 v.50;No.22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