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41705

文学研究

  • 奇文史笔红楼梦·自序

    林方直;

    自序对全书的内容和宗旨从奇文、史笔、文化、意象、小说艺术及运用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归结。破译奇文"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儿与茗烟、暖香坞春灯谜、鹡鸰香念珠、冷香丸等。把司马迁"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运用在小说中;对善恶、美丑、是非给予褒贬、爱憎、美刺、斧衮的严正评判。《红楼梦》是文化小说,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意象溯源、文化寻根和深意探索。

    2016年03期 v.48;No.214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元代上京纪行诗在元代的传播

    黄二宁;

    元代上京纪行诗描写了元上都地区独特的自然山川、气候物产、民情风俗等,是元代民众了解上都的重要媒介。扈从游历上京的文人群体是上京纪行诗的传播主体,具有多族群、多地域的特点。传播方式有唱和投赠、墙壁传播、手抄传播、结集传播、题画传播和歌唱传播等。元代上京纪行诗在元代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成为扈从游历上都的文人群体切磋诗艺、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上京纪行诗载录的上京地区带有塞外特色和蒙古游牧文化特色的自然、文化、风俗等知识在中原与江南的传播,促进了元代多族群、多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2016年03期 v.48;No.214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探寻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关联——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5年年会述评

    杨丽杰;包庆德;

    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2015年年会围绕"传统思想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学术研讨,将弘扬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思想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资源;廓清了生态学与环境哲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阐述了造成全球生态危机最深刻的社会意识根源;启迪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路径选择。

    2016年03期 v.48;No.21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否定”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从黑格尔、马克思到阿多诺

    张梅艳;

    "否定"这一概念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革命性的作用。黑格尔通过"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展开过程确立起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通过"否定"建立起的体系扼杀了"否定"的革命性,他通过"否定""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解放否定的革命性,从而走向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而阿多诺坚持维护"规定了的否定"的开放状态,在保持主客体的非暴力关系中开创了唯物主义的新视域。因此,考察"否定"这一概念在黑格尔、马克思及阿多诺建立理论体系时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016年03期 v.48;No.214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探析

    田江太;

    雷蒙德·威廉斯作为伯明翰学派的领军人物,在文化研究领域有颇多建树。他从文化实践的视角重新界定文化的概念,将文化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将文化看做是基础性的物质力量,而不是看做观念的上层建筑。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的范式。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理论,批判了教条化的经济决定论,阐释了文化的辩证法;另一方面,由于仅仅局限于文化分析,忽略了文化的意识形态问题和政治经济学基础,导致其滑向泛文化主义的泥潭,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2016年03期 v.48;No.21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3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 民族关系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唐志君;陈茜;

    民族关系发展是民族交往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对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规范、引导和推动民族关系的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民族关系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应以社会发展理论及民族关系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遵循以人为本、综合性与系统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原则;以利益获取平衡度、自治与共治有机结合度、多元文化相互借鉴及吸纳度、社会结构相互嵌入度、族际矛盾调处机制健全度、民族国家认同度为主要向量。

    2016年03期 v.48;No.21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政府创新常态化:空间、问题与走向

    周鲁耀;陈科霖;

    "创新"是驱动当前政府深层次改革的重要动力机制。地方政府创新已经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改革"试点"的功能,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常规性的行动策略。一统体制下国家规制的单一性与地方治理复杂性之间的冲突则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空间。但地方政府创新实践中也存在创新目标异化及项目选择中的低风险取向等现象,对关键问题的有效回应不足,存在被常规性工作同化的风险。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将"民本政府"作为对地方政府创新工作的评判标准及理想愿景,以推动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由"改革开放"时代向"改革创新"时代迈进。

    2016年03期 v.48;No.21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从内涵和特点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胡兆义;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和界定自身的群体归属及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作为最为重要的两种群体认同,在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政治生活中,总是相互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及特点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既有差异又有共性,不仅可以共存共生,还有整合的必要和可能,并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2016年03期 v.48;No.214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反腐倡廉理论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冯纪元;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提出了许多反腐倡廉策略,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邓小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高度重视党风建设,积极探索改善党的领导路径,提出"两手抓""廉洁政治""党要管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反腐倡廉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2016年03期 v.48;No.214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两汉戊己校尉职数再考证

    李楠;

    戊己校尉是两汉王朝在西域设置的重要职官,关于其职数的研究,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分歧也不小。幸赖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我们对两汉戊己校尉职数设置的情况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即西汉自元帝初元元年至平帝元始年间之前,一直设戊、己二校尉;至晚从平帝至新莽时期,在前设戊、己二校尉的基础上,另设戊己校尉一职,兼领二部屯田。东汉时期,除了明帝和安帝时期曾分设戊、己校尉两职以外,和帝及桓、灵二帝所设戊己校尉则基本沿袭了西汉的旧制。

    2016年03期 v.48;No.21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析清末秋审的改革

    韩非凡;

    秋审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司法制度,清末法律改革启动后,法律量刑有整体变轻的趋势,各类秋审案件的审理办法次第进行改革。虚拟死罪、可矜人犯、缓决等人犯的量刑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秋审运行中各项相关程序亦删繁就简。新刑律的修订深刻影响了秋审制度,清廷重新厘定《秋审条款》,停止会审覆核之制,秋审核议事宜向法部集中。审判制度初露"司法独立"之端倪。内阁新制的出台对秋审的中央审理程序不可避免地带来影响,秋审册本随之变通。

    2016年03期 v.48;No.214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东地中海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经济变迁(10—11世纪中叶)

    王妍;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有一部分体现为其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在农本社会中,这种影响更为显著。10-11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东地中海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据史料记载,灾害不仅使帝国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损失,亦加速了帝国乡村的土地流转,促使帝国大地产制发展壮大。此外,严重的灾情破坏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削弱了基层社会组织——村社的重要性,帝国中央政府逐步失去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掌控。

    2016年03期 v.48;No.214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学研究

  • 试论“亚投行”的规章与内外协调机制

    乔鹤鸣;

    2015年6月,《亚投行协定》正式签订,规定了该银行的性质、宗旨和经营方针,这也是银行运营中协调内外机制的规章依据。根据整个章程,亚投行纯属金融经济组织,与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属于同一金融体系,且应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互补与协作的关系。亚投行具有充分的国际性,以推动亚洲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宗旨,这在融资项目采购部分的国别的规定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因此,亚投行不仅具有带动区域内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具备维护国际和平与协作的理想前景。

    2016年03期 v.48;No.214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砖国家经济自由化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

    吴笛;

    利用金砖五国1992—2012年的数据,检验金砖五国在贸易、自由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的自由化政策同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金砖五国而言,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领域的自由化和对外商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有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但对外贸易领域出口扩大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而金砖五国各自的特点也会对溢出效应产生影响。

    2016年03期 v.48;No.214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打击错误之处理的考察——以中日刑法理论为视角

    乌仁图雅;

    对于打击错误的处理,刑法理论中有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的争论。司法实务中,在打击错误的处理上不应采取法定符合说,而应采取具体符合说。具体符合说不会导致处罚的漏洞,也能够给出合理区分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判别基准,且其对同一构成要件内的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予以区别对待的做法具有合理性,再者具体符合说也不会导致罪刑不相适应。

    2016年03期 v.48;No.214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语言认知语境化功能研究

    王建华;

    语言交际认知受语境的约束和支配,语境的功能研究进入语境化阶段,语境化使语言交际建立在合作、共享和主体平等三原则基础上;语言认知语境化功能表现为一种权力,语境化权力对语义理解的作用体现在最简语义论、索引论和极端语境论三个方面。语言认知语境化功能研究为语言交际的认知理解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2016年03期 v.48;No.214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