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8249

哲学研究

  • 拆句省文——《周易》爻辞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郎宝如;

    拆句省文是《周易》爻辞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认识这一现象,对于解开一些看似死结的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否卦六二"包承"、六三"包羞"就是恒卦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拆句省文。颐卦六四"颠颐"、六五"拂经"也是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的拆句省文。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这几条爻辞进行重新解读。

    2013年01期 v.45;No.19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雅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郭广;

    本雅明从神学的立场出发,将语言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语言自身思想存在的传达,其承载着上帝的启示和真理,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学的"总体语言"观。在这种"总体语言"观中,上帝的语言、人的语言和物的语言三者之间协同交流,表征着原初世界和谐统一的圆满状态。语言的堕落是现代性灾难的起源,从此人类开始跌入经验萎缩、罪恶横生、意义死灭的世俗世界深渊,真理裂化为碎片散落或隐匿在历史的废墟之中。本雅明呼吁辩证唯物主义者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表象,冲破资产阶级工具主义语言观的牢笼,从历史的废墟中将真理拯救出来,重建原初伊甸园般和谐统一的本原状态,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与彻底救赎。

    2013年01期 v.45;No.19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托马斯·内格尔人生观之批判

    陈常燊;

    托马斯·内格尔基于客观性视角,高估了人出生的偶然性、生活的荒谬性和死亡的虚无性,得出人生归根到底毫无意义的结论,不自觉地陷入了他在心—身关系、认识论、自由意志和伦理学上所反对的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和过分客观化困境,透露出从内在观点看来的悲观主义色彩。这种不融贯状态表明内格尔对人生意义的态度徘徊不定,引人误导。从外在观点看来的人生的荒谬性和死亡的虚无性,是一种过度客观化的产物,应当加以限制。

    2013年01期 v.45;No.19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健的环境保护思想述要

    郭兆红;王国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是引导我国环保事业前进的方向。曾任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的宋健同志,在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号召,认为:环境保护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进步推动环境保护,保护环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这些环境保护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01期 v.45;No.19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雷海宗西方古典奴隶制学术思想的发展及启示

    甄修钰;李艳辉;

    20世纪5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西方古典奴隶制问题上曾提出:雅典不等于希腊、雅典奴隶制社会"孤岛论"、罗马奴隶制社会"特例论"、希腊和罗马基本上是铁器时代早期的封建社会形态等一系列学术思想。雷先生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学术争论政治化的特殊时代遭到不公正批判,并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然而,雷先生的学术思想并没有因其作古而销声匿迹,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有关西方古典奴隶制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雷先生的那些学术思想不仅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仍后继有人,而且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也并不矛盾。

    2013年01期 v.45;No.194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斯托雷平改革

    杜立克;冯超英;

    在俄国,从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通常被称为斯托雷平改革时期。就像1861年大改革从解放农民开始一样,斯托雷平于1906年实行的新的农业政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斯托雷平充满活力的改革比在他之前所进行的改革走得远得多,深刻得多,是俄国进行现代化的一次重大尝试。这次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国沙皇政权的命运。

    2013年01期 v.45;No.19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欧克肖特大众政治思想的历史解析

    史林凡;

    近代以来的英国代议制政府实际上只是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寡头政府。英国大众依靠自己数量上的优势,在19世纪和20世纪不停地对代议制政府施压,最终赢得了普选权,并把由个体性愿望产生的代议制政府变成了反个体性的大众政府。现代英国政党组织虽因大众而兴,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众民主的压力,仍是政治精英惯于栖身之处。选民的实际需求成为英国政党制定政策的依据,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但欧克肖特却认为,技术理性主义为害不浅,它渗透进英国政党政治中,使其蜕变为文本的政治和一式的政治。

    2013年01期 v.45;No.19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科贝特的社会福利观

    赵文媛;赵书红;

    威廉·科贝特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激进派和民众激进运动的宣传鼓动家。1825—1826年间,科贝特撰写《新教改革史》、《穷人之友》等著作,从宗教历史的角度维护劳工受救济的权利,同时系统阐述其社会福利观。科贝特的社会福利观是在家长主义价值观和基督教情感的影响下形成的,在19世纪上半叶的劳工大众中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立法的实现。探讨科贝特的社会福利观对理解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贫困问题和国家干预历程有积极意义。

    2013年01期 v.45;No.19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行使行政权的法律分析

    程建;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行政权的行使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为底线、注重均衡化的公共产品提供和公共服务、强调相对人对社会管理的参与和程序互动。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权行使理念和内容由侧重规制和完成上级任务转变为以民生为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行政奖励、行政悬赏、行政指导、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等行为方式增多;但在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权行使的理念、内容和方式等存在诸多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应当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坚持以法治为原则,尊重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权,充分行使行政自治权。

    2013年01期 v.45;No.19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的思考

    高芙蓉;

    意见证据规则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与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一样,都是证据法中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通俗地讲,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如何对待证人所提供的意见证据的一系列法律规则的总称。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对于推进诉讼进程、实现诉讼目的具有深远的影响。意见证据规则的合理性已经被国外很多国家所认可,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更为突出。通过借鉴和参考两大法系的成熟经验,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的发展,可以最终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

    2013年01期 v.45;No.194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民法上的“人”的标准考察——“彭宇案”的思考

    唐小冬;

    最近几年关于见危不救的论争颇受关注。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更多集中于伦理道德层面的评说。从"彭宇案"出发进行分析,见危不救者在民法领域内不具有可归责性。不同领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标准类型,民法上的"人"既不是道德高尚者,也非道德沦丧者,而应该是道德上的中性人。

    2013年01期 v.45;No.19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私法上的“身份”范畴辨析——以私法的社会化为背景

    尚继征;

    传统民法理论所依据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民事主体由抽象向具体发展,部分民事主体互换性逐步丧失。私法的社会化随之兴起,针对市场经济交换领域中弱势群体保护之单行立法需要理论体系上的必要诠释。私法身份扩张之主张因其强弱标准难以界定而模糊不清,因其与民法典固有之亲属身份异质而无法统一,因其违背民法之既有调整方式而无法在法典中表达。因此,私法上的身份范畴应固守于亲属身份范围。

    2013年01期 v.45;No.194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善意相对人撤销权的正当性检讨——以我国《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为基点

    林承铎;贾先川;

    我国《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第48条第2款分别规定了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的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通说认为,无权处分和表见代理中的善意相对人也同样享有撤销权。然而,事实上,不管在理论层面、规范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实践层面,善意相对人撤销权的正当性都值得检讨,因此,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受质疑。

    2013年01期 v.45;No.194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批评需要宏观意识、历史意识——以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的误区为例

    王金山;

    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中,带有反思性质的批评文本取得了很大的实绩。这些批评富有理论锐气和学术勇气,为我区文学批评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阐释和理论错位两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批评中缺乏宏观意识及历史意识。

    2013年01期 v.45;No.194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三界”处运思的鲁迅人文学术

    孔莉姮;

    人文学术本根在界,鲁迅的学术宜在界外探微。速朽不朽是不言而喻的悖论,但在鲁迅那里却隐藏着人文"三界"(临界、零界、领界)运思的奥妙。速朽不朽是欲入"零界"而在"临界"处展开的一番生死较量,是在"零界"处的人文边界观照,是文化裂隙处的寻思,也是在"领界"处开辟出的一片学术新天地的武库。参破人文"三界"奥秘的鲁迅也在速朽不朽中,超越了"作家"与"学者"身份对自己的钳制,文学与哲学看似疆界难以逾越的科别在鲁迅身上缘构生发,共同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领界巨人。在"三界"处运思的鲁迅人文学术,是起文于污浊、解文于倒悬的救治,是精神在其自我发展中的去蔽,是化解文学鲁迅和学者鲁迅悖谬的良方,同时也是对"文悖现象"的有所警惕。

    2013年01期 v.45;No.194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蛰存小说《花梦》欲望书写的内涵新探

    邱诗越;昌切;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创作了大量颇具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他的小说《花梦》通过女主角对情感逻辑与物质逻辑博弈的再现,表征了都市人的非理性与欲望化的存在。作家通过对欲望书写来表达他对女性存在的关注与对社会现实的另类探求。小说中的女主角既摆脱了传统的规约又不受现实的束缚,虽然在观念和身体上获得了解放,但离思想和精神的真正解放还有一段距离,她虽挣脱了人的奴隶,却沦为了物的奴隶。因此,当时的女性主体意识还未真正觉醒,女性还未获得真正意义的解放。

    2013年01期 v.45;No.194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略论魏晋咏物诗的过渡性意义

    赵红菊;

    魏晋咏物诗的发展虽没有达到极盛,不能代表六朝咏物诗的最高水平,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南朝咏物诗有着先导作用,为南朝咏物诗高潮的到来作了很好的铺垫。魏晋咏物诗在咏物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意义,是六朝咏物诗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阶段。

    2013年01期 v.45;No.19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元小说到主题——解读麦克尤恩的《赎罪》

    赵喜梅;

    麦克尤恩的《赎罪》在叙事形式上具有元小说的种种特征。虽然《赎罪》进行了元小说的叙事,但是它并没有与现实主义传统截然断裂。这样的形式特点不仅突出了主题"赎罪",而且解构了"赎罪"的可能性。

    2013年01期 v.45;No.194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37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史诗《江格尔》的平行式及其语言美——以存现句为例

    王智杰;

    蒙古族诗歌是平行式的典型代表,色道尔吉翻译的汉文版《江格尔》保持了这一表现手法。文本中高频出现的存现句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平行式:排比平行、递进平行、复合平行。平行式的存现句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塑造人物、描绘服饰、描写建筑物、介绍处所,营造出诗歌的语言美。解读存现句构成的平行式及所呈现出的语言特色,感悟蒙古民族的认识观、习俗观、价值观,为《江格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2013年01期 v.45;No.194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是我说你”的话语标记化

    潘先军;

    "不是我说你"是口语中经常出现的话语标记,它的话语标记化必须满足"说"是"责备、批评"为评述义等三个条件。古汉语中没有这个格式,它的话语标记功能是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才出现的,与此相关的格式存在变体,只有评述义动词或带有意愿、情态附加成分的动词短语可以进入该格式成为话语标记,因为这类动词或短语的主观性非常强。

    2013年01期 v.45;No.194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07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呼和浩特市土地资源安全保障及对策研究

    田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同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是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人多地少、土地需求量大等城市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现象,这成为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的缩影,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关键问题。

    2013年01期 v.45;No.194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