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2

经济学研究

  • 基于DEA方法的内蒙古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

    乌兰;伊茹;马占新;

    内蒙古9个地级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包头、鄂尔多斯两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高。此外,2001—2009年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建议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呼和浩特市和其他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优化配置。

    2012年02期 v.44;No.189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8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研究

    安华;

    20世纪末,标准金融理论因其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受到严峻挑战,行为金融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理论建立在行为主体非完全理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形成自身独特的分析框架。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非完全理性行为进行分析,将行为金融理论与标准金融理论相结合,提出符合金融市场实际运行规律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2年02期 v.44;No.189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 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地方政府竞争力研究

    沈亚平;卓杰;

    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地方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实践和公共物品供给结构的视角出发,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以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层次,以制度建设和行政服务为重点的发展层次,以鼓励要素参与和及时反馈回应为特征的高级层次。在此框架下,面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竞争力的提升应注重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结构,在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的同时,更加重视制度和行政服务建设,发展民主参与机制。

    2012年02期 v.44;No.189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金会公共责任的实现困境及其对策分析——以理事会治理为考察点

    徐勇;

    随着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现代公共生活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关于此类组织如何通过完善理事会治理结构践行公共责任的讨论逐渐增多。尽管当下中国法律从多个方面对基金会理事会治理进行了规范,但诸多影响理事会有效履行其治理职责的阻滞性因素依然存在。为促进基金会公共责任的实现,未来的政策选择主要包括强化信息沟通机制和理事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理事会监督权,以及完善业务主管单位与理事会间的职权配置。

    2012年02期 v.44;No.189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王洛忠;

    近年频发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不主动、不及时、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偏低,相关规定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缺乏力度;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缺少有效的救济手段。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理念上应强调环境信息公开的公众导向;在制度上应细化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同时,还应建立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政府与NGO的协同机制。

    2012年02期 v.44;No.18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7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东北亚地区岛屿主权争端的发展趋势

    沈海涛;李永强;

    作为东北亚地区安全热点之一的岛屿主权争端,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相关国家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乃至国内政治状况。而其本身的制约因素则体现为历史的演变、国家现实利益的需要、国内政治势力的角逐和国际格局变化的冲击。东北亚地区的岛屿主权争端发展正呈现着主权争端常态化、外交危机密集化、争端演化多样化和争端与大国战略融合并复杂化等趋向。适时适当地调整与改变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家战略对于积极应对东北亚地区的岛屿主权争端则是必要的,既需要形成与强化必要的认识,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实施。因而,岛屿主权争端的掌控是需要国家综合国力与高度的政治智慧之间的紧密结合。

    2012年02期 v.44;No.189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加拿大研究

  • 加拿大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左连村;刘婧;

    加拿大银行业享有声誉度和稳健程度名列世界第一。加拿大银行监管经历了由宽松监管转向严格监管,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的发展历程。加拿大银行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介入管理制度。加拿大银行监管制度的特点有分权制衡、功能监管、弹性监管、动态监管、重视保护消费者利益、依法监管等。借鉴加拿大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可从几方面入手,包括探索协调高效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建立激励相容的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完善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法律体系,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技术手段。

    2012年02期 v.44;No.189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NAFTA对加拿大的影响

    赵海英;

    美国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深了加拿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当美国经济稳定增长时,NAFTA为加拿大带来了出口繁荣、投资增加、经济增长的利益,但是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NAFTA也放大了加拿大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与此同时,NAFTA还为加拿大带来了社会不公平加剧、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经济政策独立性削弱、普通民众收入降低和环境压力加大等经济社会问题。对加拿大而言,如果没有重大的制度和政策革新,NAFTA有可能损害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拿大政府应重新审视NAFTA,并进行必要的经济社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以维护加拿大的经济利益。

    2012年02期 v.44;No.189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浅析《文心雕龙》对《汉书》的引叙与借鉴

    高林广;

    《文心雕龙》大量征引、借鉴甚至运用了《汉书》中的文人事典、文学文体实践、文论观念和学术成就等,这是《文心雕龙》中《汉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直观地显现了刘勰的文学观念和批判原则。《文心雕龙》对《汉书》的引叙和容摄,随文述典,不拘一格,但其主要表现形态为:《汉书》所列之书志、目录,是刘勰"原始以表末"的文献基础;《汉书》中所载录之文学作品,是刘勰"选文以定篇"的重要依据;《汉书》的文学观念和学术成就,是刘勰推阐文理的可靠参镜。

    2012年02期 v.44;No.18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清人编宋诗选本的稿源多样性

    高磊;

    清代,学宋风行,宋诗选本的编刻亦随之兴盛。为保障选本的编辑质量,选家在稿源的获取上煞费苦心:或沿用家藏、购买、借抄等传统方式;或采用征稿这种颇为新颖的做法;或以已有选本为祖本进行二次选编,体现出稿源多样性的特点。而清人宋诗选本的大量刊播,又从文本上为清代宋诗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文献支撑,成为宋诗派宣扬其诗学思想的有力武器。

    2012年02期 v.44;No.18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叶灵凤读书随笔的文体特征

    杨长胜;

    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在现代散文史上别有旨趣,不仅题材广博,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随笔特色,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思路开阔,率性而作;兼收并蓄,闲笔不闲;一事一议,由此及彼;化整为零,互见勾连;体式丰富,品类多样。叶灵凤晚年随笔文体创作成就,体现了作家深度的审美追求,对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发展带来有益启迪。

    2012年02期 v.44;No.189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本解读与《惆怅》作者之真伪

    杨清;

    《惆怅》作为冰心佚文,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质疑。从事实的层面看,《惆怅》为冰心作品已无疑问,而文本的质疑则成了新的研究焦点。冰心与吴文藻的爱情观——"自由选择、理性裁决、父母俯允",可以与《惆怅》的故事情节相互印证;《惆怅》的语言并非平直且粗糙,其基调舒缓柔婉,词语柔美精致,与冰心语言的总基调相吻合。

    2012年02期 v.44;No.18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跋涉与灵魂历险——论杨炼《中国诗稿·礼魂》

    于素英;

    杨炼在其大型组诗群《中国诗稿·礼魂》中进行了一场"步入深渊"的文化跋涉与灵魂历险,相继发出了"天人之问"、"生死之问"、"归宿之问",表现出了一种冲击极限的慧悟、追问与彻底的否定精神,由此担当了一个"人的境遇的终极追问者"的角色,也由此矗立起了一个横越古今、魂游无限、穿透万物、烛照生死、狙击命运的天才诗人的巨型魂魄。

    2012年02期 v.44;No.189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析普里什文作品中蕴涵的生态良知

    姚雅锐;

    普里什文是俄罗斯生态文学的鼻祖。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里什文就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大自然命运深深的忧虑。他以自己标新立异的文学风格对生态悲剧发生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为开辟恢复生态平衡的道路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他看来,生态危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危机,人类社会的失衡就是通过生态失衡表现出来的。想挽回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找回人类灵魂的平衡,当务之急是让人们的生态良知觉醒。

    2012年02期 v.44;No.18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解析马克思价值概念中的人学涵义

    李淑芳;

    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其实是一种从自然态度到自由态度的发展过程;从此,人的命运不再被神秘化和自然化;马克思认为,人被剥夺的秘密就藏在商品物之中,这一观点通过他的价值概念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2012年02期 v.44;No.18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

    张景先;贾中海;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在对抽象的人的批判的历史视角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出发点,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诠释了人的真正本质,在哲学的反思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人的解放道路。

    2012年02期 v.44;No.18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质及其实践向度

    杨晓玲;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道德价值观的传承、升华,它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本质。

    2012年02期 v.44;No.189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2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自治与公平的协调:格式合同中任意解除权条款效力探究

    唐小冬;

    格式合同的存在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特别是在意思自治与公平价值观的审视下,格式合同中部分强势条款的效力受到了质疑。格式合同中的任意解除权条款由于存在违反公平原则的情形,从而会产生无效的后果,格式合同提供者对于解除行为造成的损失应该予以赔偿,对此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救济。

    2012年02期 v.44;No.189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研究

    郭丽韫;

    采矿权转让是指采矿权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采矿权转让给受让人,由受让人享有采矿权。当事人之间围绕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而发生的纠纷是采矿权转让中存在最多、也是最为突出的一种纠纷。在对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进行判断时,应当依照相关法律、结合合同条款的性质进行综合考虑。未经行政主管机关批准的采矿权转让合同,有些合同条款处于未生效的状态,有些合同条款成立并且发生法律效力。

    2012年02期 v.44;No.189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活法”视域下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

    冯广林;刘振宇;

    自埃利希提出"活法论"之后,国家法与民间法就成为法的重要分类。如果从法律实效和法社会学功能论的视角审视,近代中国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因不适宜本土社会而沦为"纸上的法"的问题。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广泛存在着以"活法"姿态发挥作用的民间法资源。深入发掘尚存活的、有价值的民间法,实现国家法和民间法的有机契合是中国法学与法制建设走向独立与自觉的必由之路。

    2012年02期 v.44;No.189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评价的行政自制功能——基于激励的视角

    杜一平;

    行政评价旨在通过行政评价原则和具体指标导向来约束行政主体在合法、合理、可操作的范围内行使职权,通过行政评价结果对行政行为进行诊断,配之以适当的奖惩措施,来激发行政主体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评价可以激发行政主体对自身的违法和不当行为的免疫功能,可以遏制错误、反省不当的行政行为、鼓励正确的行政行为,并通过行政评价实现行政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2年02期 v.44;No.189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也谈《山海经》方位模式的由来

    阿尔丁夫;

    《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展开顺序均采用了以"南"为四方之首,然后是西北东这一"怪诞"的方式。叶舒宪先生尝试从"图形"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并不成功。从北半球,特别是回归线以北的人类族群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依据面向日出方向者的体位(前胸后背加上左右手)确定四方的方式出发,结合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事例,可以证明,《山海经》中"怪诞"的展开序列便是源于上述方式确定的以日出方向为"南",其顺序便为南西北东的B种类型。

    2012年02期 v.44;No.189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汉语园径现象研究

    尹睿;王莹;

    汉语园径现象是指由歧义结构、特殊谓词或由一些特殊语用需要造成的,在理解过程中需要一次折返推翻前一次线性理解并实现焦点信息转移的特殊语言现象。汉语园径现象可分为三类:结构歧义园径现象、特殊谓词园径现象和停顿类园径现象。图式理论能很好地揭示园径现象的认知机制,园径现象是由于大脑最初对不同等级图式的优选错误导致的。

    2012年02期 v.44;No.18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