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相合;潘石;
最近几年大力发展服务经济似乎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然而,中国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落后,则是需要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通过与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相当时期的比较可见,中国服务经济的发展问题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落后与缓慢,不是量的大力扩展问题,而是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是质的提高的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应该强调服务经济的结构优化与调整,而不是盲目、片面和笼统地强调加快服务经济的发展。
2008年05期 No.168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鹏;刘涛;
经济学意义上的老年人是指:随着日历年龄的增长从具有劳动能力转变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称为"经济老年人"。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老年人超过一定比例时,就进入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加快发展老年科教事业及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延长老年人转变为经济老年人的时间间隔,合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等,可缓解乃至一定程度避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2008年05期 No.168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伟;
准确而全面的估测企业实际税负,既可以为投资者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又能为政策制定者调整其税收政策以增强本国吸引力提供参考,因此了解并掌握估测企业实际税负的模型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用于衡量实际边际税率的King-Fullerton模型、可以兼顾分析实际边际税率和实际平均税率的Devereux-Griffith模型以及用于估测实际平均税率的"欧洲税收分析师"。上述模型在中Devereux-Griffith模型最适于研究中国的情况。然而,由于中外税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运用Devereux-Griffith模型时须依据我国税法对资产的税收扣除方法以及股东适用的税收抵扣率等相关规定来修正模型参数。
2008年05期 No.16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占绍文;冯中朝;肖卫;
利用195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运用C-D函数和珠网理论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对其播种面积的影响,能够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有显著影响。在我国现阶段,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对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有积极意义,应予以引导保护。
2008年05期 No.168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0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叶立国;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一套完善的"慈善捐赠激励机制"是促使和保障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该机制可分为间接和直接两方面。间接方面需要建立多渠道的慈善捐赠筹资机制、健康有序的慈善捐赠运营机制、内外兼顾的慈善捐赠监督机制以及不同层次的慈善捐赠约束机制。直接方面要注重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激励。
2008年05期 No.16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5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树新;
汉语社会中语码选择的情况呈现着一个比较复杂的局面,但总的特点是,信息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语码选择和转换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价值功能导致人们的语言生活在逐渐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由价值偏低的语码向价值偏高的语码发展。必须正视的是,由于情感功能和私密功能的作用,真正让普通话成为一种普遍通用的语码,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2008年05期 No.168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玉英;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句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2008年05期 No.16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9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慧贤;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的认知往往是从认识人自身开始的,由此引申到外界事物以及抽象域。因此人体及其部位、器官便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纵观人体词语在汉语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可以窥见,人体词语通过形状、部位和功能的对应,能够投射表示人体其他部位或器官、动植物等有生物的相关部位或器官,以及自然物、建筑物、容器等无生物的相关部位,有些人体词语可进一步投射到抽象域。
2008年05期 No.16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6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章也;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该书成书后,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论者以为,是书在有清经学中乃独绝千古之作。对《经传释词》"与"字条的梳理,可以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研究虚词及其义项的来源,对其意义进行系统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2008年05期 No.168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枫;
先秦时期,"语告"语义场内主要成员包括"告"、"谓"、"语",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员格局不变,但"告"和"语"的句法格式发生较大变化,唐五代至宋元时期,"语"和"谓"先后消亡,最终形成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动词"告"独自承担语告表达功能的格局。
2008年05期 No.168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冲;
当代的学者们一般根据《切韵》中的押韵规则来推导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认为相同的声调以及相同的元音及韵尾是押韵的必要条件。但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上古诗歌中时,就会遇到异调通押等难以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上古时期并没有产生声调,异调通押只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离散式音变,是一种不同韵尾的互协现象。
2008年05期 No.16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