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1

蒙古学研究

  • 契丹小字几个常用原字读音研究

    清格尔泰;

    契丹小字金石资料中,有些常用原字,既不见于汉语借词,也不见于已释读契丹语词中,研究者们对其提出了种种读法,但都未能得到证实。幸而新近发现的契丹人名中这些原字陆续出现,为拟定其读音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2007年04期 No.161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4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鄂伦春语和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及音组的某些对应关系

    呼格吉勒图;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通过比较研究鄂伦春语和蒙古语口语以及书面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发现鄂伦春语和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这为揭示蒙古语族语言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较早时期的音组和复合元音发展演变成长元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有力的语言例证。

    2007年04期 No.16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返借词

    李作南;李仁孝;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存在着一些返借词。所谓返借词,是指某些词借出去以后,又从对方语言中借回来,这种词,就叫返借词。一般返借词在相互借用中,其书写形式、读音、意义或用法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博士"与"把式"、"百姓"与"板升"等。但有一些返借词,其意义和用法虽已与原词有很大不同,其书写形式与读音却没有发生变化,如"旗"、"盟"等。这种返借词,我们称之为"特殊返借词"。这些返借词的存在,在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接触中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它是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长期频繁接触与交融的结果。

    2007年04期 No.161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

    王绍东;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时代、地理位置与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2007年04期 No.16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蒙古衙门”与其首任承政阿什达尔汉

    齐木德道尔吉;

    "蒙古衙门"是爱新国对蒙古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蒙古衙门"的设立时间当在天聪五年以后,在天聪六年至八年(1632-1634年)间。最初由阿什达尔汉任承政,塔布囊达雅齐、巴克什尼堪等人参与。蒙古衙门为笼络蒙古诸部,建立满蒙联盟,打击察哈尔林丹汗,进而统一漠南蒙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7年04期 No.16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察哈尔地区行政控制的加强

    牛敬忠;

    清初以来,察哈尔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受到清政府的特别重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届政府都十分注重对察哈尔地区加强控制,具体措施即是开垦一设治模式的推广和行政机构的逐步近代化。

    2007年04期 No.161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06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学研究50年述评

    乌日斯嘎拉;

    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50年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尝试期、低迷停滞期、复苏发展期和繁荣深化期。初创期成果主要在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民间诗歌与尹湛纳希研究方面;发展期成就主要在文学理论遗产整理研究、文学史总体研究、史诗研究等领域;繁荣期主要在文学理论研究、诗学研究、古近代文学研究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在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发现并弥补队伍建设、史料建设及扩展领域等方面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并着力突出特色和优势,是我校蒙古文学学科发展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重要课题。

    2007年04期 No.161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5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大学古代北方民族史著作成果简述

    张久和;

    近50年来,内蒙古大学研究人员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这一学术领域,主要是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室韦-达怛等古代民族的历史研究方面,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2007年04期 No.16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补白

政治 法律

  • 刑事诉讼法修正的宪法思考

    周宝峰;

    单纯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刑事诉讼领域存在的既有问题。借鉴西方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并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要想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中真正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政精神,首先必须对我国有关宪法制度进行修正与完善。

    2007年04期 No.161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07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任维德;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2007年04期 No.161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90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新认识

    张志忠;

    为了总体上把握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目前应该集中对这一思潮的五大问题——新模式的建构与分类、理论新形态与新特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超越"、它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新的认识。

    2007年04期 No.16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8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创建民族区域自治的市场经济模式

    沈斌华;

    增强民族区域自治观念,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优势,重视经济的民族性,落实各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创建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2007年04期 No.16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王美萃;

    近十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失业压力没有得到相应缓解。其主要原因为投资拉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快速做大了GDP,但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很有限;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快等。因此,为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我们应采取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变经济增长型为就业扩大型;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等措施。

    2007年04期 No.16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经济资本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雷立钧;

    银行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是虚拟的、与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颁布与实施,使经济资本概念开始全面引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西方国家,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商业银行已经全面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也已经引入了经济资本管理,但各个银行情况不平衡,大多停留在理念引入的状态。我国商业银行要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完善风险管理。

    2007年04期 No.16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论马克思成为科学巨匠的原因

    周呈芳;

    为革命而学习和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的治学原则。顽强的毅力,善于学习,是马克思成为科学巨匠的途径。知识的全面发展,根底深厚,以及严谨求实的学风,使马克思成为科学巨匠。

    2007年04期 No.161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顾准笔下的古希腊海外殖民及其联想

    甄修钰;

    读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书后不难发现,海外殖民在古希腊各个历史时期实际上都有过。既然古希腊的海外殖民具有连续性,我们就有理由把这种殖民扩张活动视为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对顾准这些特别具有启发意义的论述自然会产生一些联想,具体说,我们对以往有关古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等问题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2007年04期 No.161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6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杜甫“诗史”略论

    高建新;

    杜甫什么样的作品才可以称为"诗史"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首先,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主要是指那些反映了社会转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强烈写实性的长篇叙事诗。其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应该是以叙事为主,带起抒情、议论的长篇巨制,在艺术上有独特的成就。再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多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其中饱含了诗人的血泪和苦难坎坷的人生经历。第四,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必然熔铸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及忧国忧民的激情。

    2007年04期 No.16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25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屈原柳宗元社会遭逢和创作心态比较研究

    魏永贵;

    屈原和柳宗元,是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两位作家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社会遭逢和创作心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以悲剧的代价昭示着奋斗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把立言当作辅时及物的为政之具。他们虽然遥隔千载,但却是千载同心。

    2007年04期 No.161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化语境中文艺批评的民族性追求——新时期内蒙古文艺批评概观之二

    高明霞;

    进入现代化语境的内蒙古文艺批评获得了开放的视野和多元的思想维度,不断从世界性文化资源中汲取研究文艺民族性的理论要素,使文艺批评形态焕发出全新面貌,推动着内蒙古文学艺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产生崭新的美学魅力。新时期内蒙古文艺批评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对文艺民族性坚持不懈的追求。全球化经济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包括审美和艺术生态的变化,引起了批评者的格外关注。

    2007年04期 No.161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劳斯的科学实践解释学思想解读

    任玉凤;

    劳斯在《在知识与权力》一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把科学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从批判理论解释学入手来构建地方性知识理论,主张科学理论是一种实践;科学研究是一种活动;科学知识是地方性的,科学的目标不是精确的描述世界,而是为人类自身服务。认为科学研究发生在技能、实践、工具的实践等背景下,而不是发生在系统化的理论背景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思想。

    2007年04期 No.161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中的生态关怀

    李笑春;

    波普尔所彰显的是具有自主性的文化,作为传统意义的认识主体——人在彰显中被消解了。在没有主体的认识世界里,人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一位参与者,人必须皈依其生存的环境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积极的参与地球生态环境的维系。这大概就是三个世界理论的生态关怀意识的真正体现。

    2007年04期 No.16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