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4

  • 刑事被告人免受双重危险权利研究

    周宝峰;

    刑事被告人免受双重危险的权利在宪政国家公民权利保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项权利正是通过限制国家在刑事诉讼领域追诉权力任意行使的方式实现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根据宪政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和中国加强宪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将刑事被告人免受双重危险权利确立为宪法权利已是势在必行。

    2006年03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刑法理念的现代化

    张秀玲;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刑法必须进行现代化的变革。中国刑法的现代化首先是刑法观念的现代化。形式意义上的罪刑法定主义实质是社会本位,只能“入罪”而不能“出罪”的犯罪构成缺失人权保障,过于追求报应或社会效应的重刑主义浓厚。这些观念问题反映出重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重国家权力轻个人权利的倾向。以以人为本、关注个人权利保障的基本理念为导向来构建中国现代化刑法应该是中国刑法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2006年03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香港国际法律地位的嬗变

    牛文军;

    香港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有关国际组织的法律关系和香港的国际法律地位,主要是通过适用于香港的各种国际条约和协定体现出来。由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现,香港的国际法律地位也发生了重要和显著的变化。我们应当从适用于香港的国际条约关注这一变化并考量其影响。

    2006年03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不服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

    吉雅;贾志敏;

    为了解决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后,启动诉讼程序与审查“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扩大对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范围,应将不服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区别于不服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将其划分为程序适格原告和实体适格原告,以期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2006年03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区域习惯在多元民事纠纷处理机制中的有效运行

    付冬梅;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地处理民事纠纷的多元化并行的多种运行体制,但现有研究没有把人民调解放在应有的地位,而是重在研究仲裁与诉讼的优势。各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不同,对其他国家法律的移植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与配套制度,移植过来的先进法律仅具有观赏性而不具有实用性。在多元民事纠纷处理机制中应当更多地挖掘本土文化的有益部分,使区域习惯在多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得到有效运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6年03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

    于宝东;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本无用玉传统,建国后却大量使用玉器。从造型、文饰、功能上分析辽代玉器,可基本概括出其主要汇蓄有中原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佛教文化、契丹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辽代玉器的文化因素,对研究辽代物质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传统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006年03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0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胡钟达先生与明代蒙古史研究

    曹永年;

    胡钟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生前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会长。他在世界古代史、古代社会经济形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学界所公认的。不仅如此,他还曾涉足蒙古史研究,尽管其明代蒙古史领域发表的论著数量有限,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胡钟达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讨论他在明代蒙古史领域的建树,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2006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构与批判——也谈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陈智;郝松山;

    解构的内在逻辑使解构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文本、理论呈现出不断开放的特征,另一方面又造成文本的消失。我们有必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遗产,但决不是德里达所推崇的被抽象掉实际内容的“批判精神”,而是以马克思的人文关怀为底蕴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批判精神。

    2006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人的两重未来——弗罗洛夫人研究观点析

    岳丽艳;李尚德;

    弗罗洛夫把人放在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从发生学意义上和社会学意义上加以考察。他的“人研究”任务就是遵循这条思路,在人的现实生存境况中,一方面把人作为生物学上的人,展示其生物学前景;另一方面把人作为社会人,展示其社会学前景。弗罗洛夫对人及人的未来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跳出了传统哲学人学单纯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或者只是从社会学意义出发,对人的本质把握的圈子,从而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理论,也为中国哲学界的人学研究提供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有益借鉴。

    2006年03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与价值标准

    董世峰;

    伦理学是对发展观展开反思和批判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形而上学发展观根基于机械的自然观和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只看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忽视发展主体的伦理性和伦理诉求。可持续发展观将自身奠基于生态伦理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且重视其间的伦理关系。其评价标准是一个包括生态经济尺度、环境尺度、资源尺度、人的尺度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标准体系。

    2006年03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李慧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教育、政治文化和参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与内地其他省市相比,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讲,都有很大的距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教育,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政治系统,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是拓展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必然选择。

    2006年03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论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构建的内涵要求和路径选择

    李英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成因素。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般要求,同时又有其特殊的内涵要求。即必须实现民族和谐、区域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在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魅力独特的文化优势。从而,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6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控制县级政府规模的两个途径

    暴景升;

    目前,在县级政府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必须控制政府的规模。但是,以往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外延规模来操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县级政府规模的控制要通过外延控制与内涵控制来实现,特别是内涵式控制更具有现实意义。

    2006年03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复宪政思想终极目标的重新阐释

    王建龙;

    严复宪政思想的终极目标究竟是救亡图存还是寻求富强,抑或两者之外的其他目标?更进一步,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实,严复的目标并不限于救亡图存,而试图在寻求富强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保持富强的最好的方式,追求一种长治久安的“治道”。在严复看似保守和迂腐的背后,潜藏着严复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认识和对“治道”实现的执著追求。

    2006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战略性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郑健壮;赖月云;

    对战略性供应商的客观、正确的评价直接关系到企业间能否建立和维持新型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战略性供应商依据其所提供的产品及其对应的供应链管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效率型战略性供应商及响应型战略性供应商,并分别提出了这二个战略性供应商的综合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2006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95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提升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对策研究

    王来喜;恩和;

    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是区域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的同时强化管理、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支持技术更新、培育企业家队伍。

    2006年03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庄子》文中的超现实想象

    佟玉敏;马冀;

    文艺心理学上把创造一种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新的形象的想象称作超现实想象。《庄子》中的想象极富变幻与夸张的特色,主要缘于超现实想象的广泛运用。庄子运用超现实想象,与他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思维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2006年03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拿大英语诗歌:从“启门时代“到“联邦诗人”

    魏莉;

    加拿大英语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加拿大独特的历史背景在不同方面对诗人的人文思想和想象力视角结构的影响中形成的。加拿大“启门时代”的英语诗歌努力摆脱英国文学传统的束缚,开启了加拿大本土英语诗歌之门;而“联邦诗人”所形成的诗歌流派的文学力量,及其所体现的民族特征和民族主义,在独立的加拿大文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标志着真正的加拿大英语诗歌文学的开端。

    2006年03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锡秦氏与寄畅园

    姜丽丽;王玉海;

    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它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作为无锡秦氏的家族产业,秦氏几百年的兴盛得以使寄畅园具备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康乾时期秦氏达到鼎盛阶段,寄畅园也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康、乾两帝每下江南必到寄畅园,乾隆帝还在北京仿寄畅园在清漪园(颐和园)内建造了惠山园即今天的谐趣园。

    2006年03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君士坦丁一世宗教政策评析

    郭苏星;

    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共同颁布的米兰敕令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态度的转变,也说明君士坦丁对基督徒扶植和保护的政策从帝国西部延伸到东部。尼西亚会议通过统一教义进而奠定了统一教会的基础。君士坦丁的基督教政策,既不是单纯出自宗教动机,也不是单纯出自政治动机,而是宗教体验与政治动机的有机统一。

    2006年03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四种汉字频度的比较看汉字的性质

    司玉英;

    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文字的性质决定了汉字体系的基本特征:字种数量庞大且不确定。由于字种和语素相关,语素和意义相关,任何字频统计结果都只能反映汉语用字的一般状态或基本状态,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哪些字常用,哪些字不常用,与字频统计所选择的语料内容密切相关,相同内容的语料又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虽然汉字总体数量庞大,但常用字种只有几千。常用字种所记录的语素,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是构成汉语基本词汇的基础,也是创造新词的中坚,能够满足现代汉语的基本需求(累积频率达到99%)。

    2006年03期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9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语篇中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的多视角分析

    张跃伟;

    基于认知情态和模糊调和语语义上的相容性,提出了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这一暂时性概念。对科技语篇中的认知情态类模糊调和语的语言体现形式、使用频率、使用动因和使用特征的研究表明这类模糊调和语在科技语篇中是一种多功能、多语用的语篇策略,只有参照科学语境下的认知、社会文化、机构和人际方面以及具体的上下文等局部特征才能对其有全面的了解。

    2006年03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英语同义词语体意义探究

    侯天真;

    英语同义词有着共同的基本意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不仅产生与英美的历史、地理及语言本身的发展与变化,还与由语境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言文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同义词及各类文体意义深入研究使我们从本质上辨析词汇差异,并了解和掌握它们在语言运用中的各种语体功能。

    2006年03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8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