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海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存在着因陋就简和贪大求全两种错误倾向。
2004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01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乌铁红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者在文化旅游过程中所利用和消费并促使文化旅游感受形成的与成吉思汗相关的各类要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地域分布范围广,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并且军事文化旅游资源是其精华。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基础雄厚,但同时蒙古国竞争强劲。应采取开发方式数字化、景区建设人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广域化、旅游开发关联化、旅游资源开发系统化等开发途径。
2004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6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香兰
发展生态旅游是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内蒙古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与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导向等原因,使内蒙古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当脆弱,一旦在开发中遭到破坏,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市场细分为基础,以游客需求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以促销为手段,跳过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直接发展生态旅游。
2004年0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金毅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民族文化旅游现状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问题。
2004年02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85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薛颖,郎宝如
西园雅集是元文人文艺集会活动综合的、艺术的、概括的反映;元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李公麟作过《西园雅集图》;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属后人伪作;"西园雅集"是元文人处于党争中,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体现,也是他们崇尚清旷的审美意识的体现。
2004年02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62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廖泓泉
北宋前期词人新题材的开发主要指咏物词、感怀词、和哲理词。这些歌词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咏物词的价值在于为该类词的艺术发展开辟道路,寿词的意义更在于词史上的传承作用。羁旅行役、感怀、酬唱等歌词为主体情志的抒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前期某些词作表现了词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生命本体的思考,使歌词具有了议论化和理性的思致。
2004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军
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创作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而且其诗歌理论亦自成体系,且多真知灼见。仅就其诗歌创作论来说,主要有:倡"有为而作",重"以意为主",贵有感而发,重"博观"、"多为"的创作准备,追求"辞达""自然"的艺术表现。内容丰富,论述精辟。
2004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朝军
综观上个世纪至今的毛滂研究,一般认为他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词风,而对这种词风所具有的特点、内涵多语焉不详。毛滂词豁达潇洒的情怀,超凡脱俗的气度等都酷肖苏轼词的风貌,体现着苏词的革新精神。当然,毛词与苏词也明显有所不同,他的多数词作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绝尘网、追求个性自由的品性不应该轻易否定。
2004年02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浩兰
李贺的诗歌惯于运用童话艺术思维,所表达的意境常常是离奇古怪,新颖别致,趣味盎然,是其童心深处映出的具有童趣的画面。它表露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所显示出的某种意义或美的真谛。
2004年02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志中
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文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文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2004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蔚
《语言论》不因袭前人,敢于打破传统,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语言结构的动态性、结构的不平衡性、时间的横向空间计量理论、语言自我调整的永恒性等观点,均体现了在新的语言观指导下的方法论的哲学转折。
2004年02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占平
段玉裁在《段注》中指明了大量的俗字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而这一研究过程正反映了段玉裁"文字起于声音"、"形义相一"的语言文字观,同时也显示了他"过分尊许"、"否定、排斥俗字"的局限性,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一个文字规范化的作用。
2004年02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畅
公厶字义构形及释义,历来是公私观念研究的起点、难点,也成为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先秦思想史领域亟待攻克的一道难题。自先秦始,提出了诸多见解和假说。其中历时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当为"自环为厶,背厶为公"之说,它首出韩非,后为许慎、段玉裁所承袭。虽也有学者对此说提出异议,但始终缺乏清楚的梳理。对"公""厶"字义构形的正确理解,不仅需要文字学的知识梳理,还应该从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分析和释义。
2004年02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建莉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文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2004年02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雪竹
顾炎武是科学古音学的奠基人。顾氏为解释上古的诗文用韵中的"四声通押"现象,提出"四声一贯"的理论。"四声一贯"的理论只是顾炎武面对先秦诗歌、韵文中他无法解释的"异调相押"这种不规律的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应急的方法。"四声一贯"的错误理论主要是来源于顾炎武对《诗经》用韵的错误认识上。"四声一贯"与顾炎武对声调的性质的认识有关。对于上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差别,顾氏认为主要在于音长。
2004年02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7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额尔敦布和
草原荒漠化的成因,除了自然原因外更有多种人为原因。近20年来,草原荒漠化十分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草原开垦及其背后的人口过快增长是一个重要原因。草原减负,转移草原超载人口和调整养畜规模,这是从根本上治理草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最具长远战略意义而又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
2004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冯尚春,李相合
西部开发人才是关键。然而西部人才资源处于制度供给的缺乏状态。西部人才资源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是:增强非正式约束创新意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构建正式约束框架,保证人才流动的有序化;完善实施机制,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2004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颉茂华
中国东西部企业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经济学上分析,东西部企业并购、重组能产生组织协同效应,优化资源结构,节约交易费用。因而,东西部企业的并购重组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迅速获取各自所需的战略资源,突破进入壁垒,培养核心能力。它是我国企业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
2004年02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宝连,汪睿林
近年来,投资者对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旨在优化内部和外部治理的对策建议:优化董事会内部结构;健全内部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保险体系;加强董事会外部治理。
2004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敏
独立性是上市公司的灵魂,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市公司独立性如何,关系到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从内蒙古上市公司独立运作的现状出发来看,上市公司独立性方面存在问题,需从体制、制度建设、公司治理及监管机制方面,增强上市公司独立发展的能力。
2004年02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雍红月,李松林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1.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着重拓展街道社区服务业的就业空间;2.着力发展能大力吸纳就业人员的个体和私营经济。
2004年02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瞿大风
有史以来,山西地区就是中原汉地农业生产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对于河东山西的农业生产,元统治者较为重视。随着元朝在北方统治的逐步稳定与人口增加,山西地区的农业生产获得较好的恢复发展,不仅基本满足当地的日常需要,还对大漠南北的军需民用提供过大批食粮。
2004年02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快莫德格
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天山南北诸地的统一管理,打破了西域地区各个互不相属的城邦之国的界限,加快了政治及民族格局的重组,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西域后,蒙古统治者施行"诸教并蓄"的宽容政策的前提下,伊斯兰教由西向东不断地扩展并最终占据了统治地位;多种语言文字并行的基础上形成了察合台文,察合台文的形成、使用、发展与普及,对于伊斯兰教在天山南北广大畏吾儿地区的传播与发展以及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4年02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