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1

  • 内蒙古城市文化定位研究的尝试——以乌兰浩特城市文化定位研究为例

    齐木德道尔吉

    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建设没有相应的文化定位,更缺乏长远规划,造成城市面貌没有地区和民族特点,严重影响着地区形象和经济的发展。乌兰浩特开展城市文化定位研究工作,通过挖掘和研究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将城市文化定位为"蒙元文化园林城市",并对无形文化资源作了有形的物化探索,提出了"实现蒙元文化园林城市的十二条行动计划"。

    2003年06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1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

    孟慧君,滕有正,刘钟龄

    国际环境政策的一般趋势,大体可以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转折,由主要依靠政府调节,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则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转向主要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中国的环境政策在90年代也经历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转变过程。中国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比起西方国家来,更直接地利用高新技术,更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2003年06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7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源建设

    廉桂萍,宝莲

    地方财源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地方财源建设中应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拓展新的理财思路,探索新的理财模式,以开创地方财源建设的新局面。

    2003年06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内蒙古信托市场的开发

    金欣

    内蒙古信托投资业的形成始于8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业务拓展、经营管理和风险抵御力等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资产规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内蒙古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规模极小,经营规模平均不到20亿,抵御风险能力就相当薄弱。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未来信托产品的开发应该按照从小到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思路来开展。开发重点应包括:个人资产信托品种、国有资产信托品种、基础设施信托品种。

    2003年06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鲁迅的自省精神

    班澜

    对鲁迅而言,内心的孤独寂寞使他走向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对他来说,并不是理论的概念系统和逻辑框架,而是生存体验与记忆,对生命与宇宙的直面与承担。鲁迅的自省颠覆一切权威与偶像,撕去一切假面与伪装,直面人生,亦直面自我,坦诚暴露自己的丑恶。在不断对抗丑恶的社会和国民精神的蒙昧中,也不断审视自我心灵的创伤和痛苦,便将自省走出他者的缠绕,深契入自我生命的体验,追问生命的存在及意义。时下的学者只强调鲁迅的"中间物"思想是不完整的,在鲁迅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自省中,"承受者"思想更为重要。

    2003年06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论新时期内蒙古女性文艺批评的旨向

    高明霞

    内蒙古文艺批评界的女性对"女权主义批评"思想和方法的借鉴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女性文艺批评否定和解构男权文化的强烈批判精神,为内蒙古文艺批评注入了崭新的思想要素。女性文艺批评对文艺民族性的探讨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内蒙古文艺批评界女性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表明,女性不再是抽象思辨领域的"缺席者"和"缄默者"。新时期内蒙古女性文艺批评总体上是美学的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的统一。

    2003年06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部散文与贾平凹散文创作

    孙政

    90年代前后崛起的西部散文是一道独特的景致。其价值在于它既丰富和充实着新时期国内散文创作的内涵,同时又在证实着同一时态背景下内地散文即主流散文的存在。作为创作主体,贾平凹为标志的西部散文作家有许多共同创作特征,严肃真诚地创作、展示地域风情世相与民族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探讨生命、普遍追求艺术风格的浑厚大气。这些恰是构成西部散文独特格调与美质的基础,同时作为创作操守与把握生活的艺术精神,也对新时期散文创作有启示作用。

    2003年06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0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民间:民间文学本体的基本范畴

    孙正国

    民间文学无论作为文学还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本体范畴无疑都应包括基于民间之上的审美性与展演性的文化品格,在此,民间是民间文学本体的基本范畴,其意义是相对于政治和知识权力体系的一般劳动者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空间,这也是民间文学的本质所在。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为:文化本文的展演性与自足性、审美主客体的民间性与同位性、艺术结构的原生性与类型化。

    2003年06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的关系

    王艳凤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但在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中国新感觉派兼具日本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两种特点。以保尔·穆杭为代表的都市文学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倾向,但与日本新感觉派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新感觉派文学与都市文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有二:中国文坛将法国都市文学代表人物保尔·穆杭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混同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不仅受到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也受到了穆杭等人的都市小说的影响。

    2003年06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9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安徒生童话个别篇章在接受问题上的反文化倾向

    张朝丽,徐美恒,姚朝文

    用反文化思维视角重估安徒生童话的文化意义,就会发展其中一些篇章中隐含着反文化现象。反文化判定要有个标准:一是主观价值需求;二是人类历史进步性,即科学真理性。艺术家首先是思想家,他们只有把握住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趋势,才能尽量减少创作中的反文化因素。

    2003年06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蒙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道尔吉

    委婉语是从词语运用技巧及表达效果方面对词语的分类和运用。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得蒙汉委婉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丰富深刻。蒙汉语委婉语的生成、发展、传承不仅和语言有关,而且与文化密切相关。

    2003年06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蒙古语形动词与英语动词非谓语形式的对比

    白梦璇

    在蒙古语动词的词尾变化中,形动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语法作用和特点与英语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的语法作用及其特点有相似之处。两种语言虽属不同语系,但各种文化各个民族之间所需的语言互译包括机器翻译的前景都使得语言的对比研究有着时代赋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003年06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歇后语的非现实虚构

    扬清

    歇后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意象是虚构的,即歇后语中的人物、事物或现象,或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或是在历史、现实中确有其人其物,但却与另外一些人或事物、现象做了超越常规的搭配,表现出很强的非现实虚构性。

    2003年06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匈奴在游牧文明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作用

    晓克

    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其统治范围的扩大,使北方草原各游牧部落、部族获得了在相当大范围里相互交往的必要条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游牧部落、部族之间经济、文化空前规模的交流。在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游牧文明得到了互相交融,迅速发展。匈奴则成为了这种游牧文明的当然代表和重要先驱者之一。

    2003年06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4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1900年绥远地区教案经过——兼及相关史料的准确运用问题

    薄艳华

    1900年发生在绥远地区的教案是长城以北义和团运动中发生较早、伤亡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事件。根据史料,从教案大致可分为酝酿阶段、初级阶段、高潮阶段、失败阶段,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前人运用史料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

    2003年06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重新解读希罗多德的失误

    尚烨

    世人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来褒贬不一,贬之者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史料常流于轻信且重文轻史,一是希罗多德的作品中神命史观极为浓厚。希罗多德的作品的确有些不足之处,但希罗多德更具求真精神且人本史观表现亦很强烈。

    2003年06期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行政合同初探

    吉雅,程建

    行政合同是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之所以称之为"合同",是因为它以合同为载体,有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合意在其中,但行政合同目的在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行政合同构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是行政合同的一方当然主体且对对方主体具有选择权,行政合同以实现行政管理为主要目的,且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合意才能成立。行政合同发生争议时,法律应当赋予行政主体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的权利。

    2003年06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种族批判法学的后现代性分析

    孙文恺,李卫东

    美国的种族批判法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股新的法学思潮。种族批判法学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其法律实体观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具体说来,体现在种族批判法学概念的多元性、种族批判法学对法律中立性的质疑以及种族批判法学的方法论等几个方面。

    2003年06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我国的行刑原则

    邢娜

    行刑原则是从刑事法律基本原则中派生出来的,它涉及实体法、程序法、刑事执行法的有机运做。从宏观上讲,行刑原则是制定和派生各种行刑法律规范的理论支点;从微观上看,具体行刑程序的制定要体现和遵循行刑原则。

    2003年06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实践的特点和理论思维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

    傅国强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内涵着"三个尺度":对象的尺度、主体的尺度、社会的尺度。客观性、主体性和社会性是实践的三个主要特点。因此,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2003年06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人文精神论纲

    吴毅

    中华人文精神就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种文化所形成的基本的文化精神和优良品格,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其以人为本,凭藉礼乐诗书伦理教化,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进而演成社会的礼义准则,促使社会的和谐进化,使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在强大的文明活水的浇灌下生生不息地传承发展。

    2003年06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的非正当利益及其有效控制

    李本

    政府利用自身所享有的政治权力资源,获取的与国家总体利益相偏离甚至相对立的自身利益。这些自身利益与其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相背离,获取手段也往往违反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导致腐败和寻租。政府的这部分利益,我们把它称为政府的非正当利益。他具有违法性、突出的"行业性"等特点。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极大危害。鉴于此,我们应当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

    2003年06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总目录

    2003年06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