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796

  • 凝铸的真理可靠的保证——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再认识

    刘欣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1958-1998年间两个20年昭示的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唯一正确的总践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反对“左”右两种倾向,贯彻“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中实现这条路线是这条路线的基本要求。世纪之交实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现实要求是,以“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统筹全局,处理好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大关系,以尽快实现本世纪末和2010年的战略目标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20年辉煌成就的启示

    任维德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重新启动了被中断10年之久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开创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经过2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20年辉煌成就进行社会发展理论视角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6点启示: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必须是全面的社会进步,同时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只能是分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必须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把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模塑

    刘笑燕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活力的结合,使社会主义不仅发挥了根本制度的优势,也获得了具体体制的优势,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弘扬个性等方面,发挥市场经济对人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抑制市场经济对人全面发展的消极作用,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古源流》成书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乌兰

    蒙文蒙古史书《蒙古源流》成书于17世纪后半叶。17世纪在蒙古历史和蒙古史学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时期。《蒙古源流》的出现,与16世纪以来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思想风气,以及作者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思想意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该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根据《蒙古源流》中的有关记载,以及口传资料和清初文献中的有关内容,对该书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名号等问题进行了考证、分析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清代蒙文史籍《水晶鉴》

    吉日嘎拉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当为1846-1849年。关于《水晶鉴》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佛教思想是贯串《水晶鉴》的指导思想。关于《水晶鉴》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水晶鉴》是研究明末蒙古史和清代蒙古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资料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雅尔塔会议与外蒙古问题

    卢纪雨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最后签订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是苏美英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斯大林把“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作为苏联出兵远东的先决条件提出来,美、英两国首脑为了自身的利益,满足了斯大林的要求。在同年6-8月举行的中苏关于签订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中,斯大林又以支持国民政府为诱耳,迫使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蒋介石为获得苏美两国支持,对付中共,曾于1946年1月5日发表声明,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1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萨默塞特主政时期的英国宗教改革

    薄洁萍

    英国的宗教改革,作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决战之一,经过了较长的时期。文中论述了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时期宗教改革的诸问题,特别是其中萨默塞特主政所展开的宗教改革的一些问题,及其垮台的原因。本文依次论证了亨利八世的中间路线与改革派执政,萨默塞特公爵主政,及其所开展的宗教改革舒缓进程,萨默塞特的倒台;并且指出此后英国改革更为激进、迅猛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意象在诗歌建构中的作用

    班澜

    本文从诗歌结构的整体性出发,阐述了诗歌意象指称性与自指性互相缠绕的构成,从而产生了秘响傍通、时空共享、空纳空成的结构特征。进而对私设意象和母题意象的不同语义功能加以探讨,并论述了意象对诗歌风格构成的作用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0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

    李子广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王实甫在《莺莺传》的“婚”与“仕”的基本文化背景上,改造了西厢故事的基本情节,揭橥了历史的真实,从而突出地展示了科举文化与世族文化的矛盾冲突。科举新人张生最终战胜了顽固的世族势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特定的“风月情”与“功名念”相统一的人生理想与团圆之梦。王实甫以他杰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西厢故事以戏剧的形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历史深度。仅从其崭新的思想内涵而言,《西厢记》就不愧是一部杰出的喜剧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3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浩斯巴雅尔

    文章认为: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及其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而,战略问题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为此,作者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从实际出发,树立战略观念思想、营造独特的战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农牧业发展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资源转化战略和以教育发展振兴经济的教育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区人才开发问题刍议——兼谈贯彻落实我区“九五”人才开发战略

    李春林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全球经济、知识经济、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人才经济。本文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九五”人才开发战略规划》为指导,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内蒙古人才开发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自治区人才开发的战略目标和对策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编制抵消会计分录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周维秀

    本文针对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作抵消会计分录时,应该考虑合并会计报表一体性、连续性、完整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说明如何完整、准确地编制抵消会计分录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协同学理论对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方法论分析

    任玉凤

    哈肯教授创立的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揭示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机制过程中,提出了重要的协同思想。对于我们认识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具体形式以及序参量在系统进化中的作用都有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启示。本文仅就这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57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蒙古族生态经济及其跨世纪有益启示——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

    包庆德

    本文作者在多年从事生态哲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蒙古民族游牧经济与人类未来文明走向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而又微妙的深层逻辑关系。文章着重论证蒙古民族游牧经济是符合人类未来生态文明走向的生态经济,同时揭示其存在着的严重之不足;作者反观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利益和享受,同时揭露其存在着的致命弱点。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提出扬弃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观点,进而主张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跃升到文明重构的高度去认识和行动。总之,蒙古民族生态经济及其跨世纪启示价值功不可没,不可小觑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论人的现代化

    吴建平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中心问题,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同一个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现代化是由人来推动和完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一个国家的全面、彻底、长久的社会现代化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7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依法治国与观念更新

    周宝峰

    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更新。本文认为,应当确立法律至上观念,摆脱人治观念;坚持法律上的公正观与道德观,摆脱社会普通公正观和道德观的束缚;建立新型的诉讼观,摒弃旧有的息讼和厌诉心理。这几个方面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最基本前提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张立新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立法及司法的依据和准则。基本原则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权益能否保障,劳动关系能否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等重大问题。本文对劳动法实施前后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提法做一评价,提出劳动法应有的两项基本原则,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和劳动者劳动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英语俚语翻译的几个问题研究

    崔金跃

    俚语(slang)在英语中的使用不仅广泛、常见,而且,精炼、新奇、地道、妙趣横生、生动活泼。可是,由于俚语是“一种不标准的词汇”而具有以下特性和功用:①其构成形式很多都不规范,有些俚语是省略或缩写的形式,有些是采用改变的词或新造的词语具有随意性。②其...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9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个人财产的认定

    刘宁微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对于夫妻的财产问题,在13条中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比较俄罗斯文学作品和科学篇章中的主题链

    李玲君

    主题链是指在篇章中对交际主旨的称谓。文学作品和科学篇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由于两者语体特点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主题链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科学篇章的语体特点,重点论述对比了其主题链的异同,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1998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