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1

  • 外喀尔喀车臣汗硕垒的两封信及其流传

    齐木德道尔吉

    1634年外喀尔喀车臣汗致后金天聪皇帝皇太极及蒙古林丹汗遗众的两封信,反映了当时蒙古内部的关系和外喀尔咯车臣汗等人对后金政权的政治态度。由于种种原因,此信在翻译和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颇多的误差,直接影响了其史料价值。文章利用此二信的蒙文原件同满译文、汉译文等多种译文相对照,注释了词语和语法现象,指出了译文同原件之间的异同,并相应作了新译。最后对这两封信的流传情况作了归纳。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受过教育的头脑

    张敬秀

    受过教育的头脑张敬秀(内蒙古大学学报)文凭还是文化水平?……我们的一家报纸把辩论引导到这点上:“为什么现在我们受过教育的人们少呢?”在这个辩论的过程中查明,完全不能简单地确定,究竟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新闻工作者说出这样的意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代内扎萨克十三旗首封扎萨克

    哈斯达赖

    本文指出清代内扎萨克郭尔罗斯等13旗首封扎萨克,在清代比较权威的文献《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大清一统志》、《理藩院则例》和《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外港务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游牧记》等中的记载互有歧异,并且进一步依据有关材料,确定了13旗的首封扎萨克,对清初蒙古史的这桩史实做了初步考订。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兼评王仲荦先生的迁都原因说

    尚志迈,赵淑珍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一是魏孝文帝具有“经纬天地”的雄图大略,为实现统一大业;二是为改革鲜卑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王朝的姿态雄据中原,达到长治久安。魏孝文帝的迁都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壮举,充分表现了魏孝文帝拓跋宏不傀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位开明而杰出的政治家。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5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蒙古文编码(上)

    确精扎布,那顺乌日图

    该文总体上回顾和总结了从80年代初以来进行的蒙古文信息处理工作,尤其是蒙文编码的编制工作。阐述了蒙古文字的属性与研究概况,提出了在编制蒙古文编码时必须弄清的概念和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其中包括蒙文编码必须满足的四个需求和必须发挥的功能等。论文分析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几种蒙文编码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在编制蒙文编码的某些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分歧与争论,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商榷,提出了豪古文、托忒文、锡伯文、满文的统一编码方案。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女真”与契丹小字“山”

    周建奇

    关于曾经在我国北部建立过一个强大的金王朝的女真族,其族名的由来,迄今犹无定论,本文利用多语种的语言材料,从女真、蒙古等周边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对契丹字“山”与奴儿干、女古、袅罗个、nirugu、nirigu、柔然、女者、女真等词之间的可能联系作了探讨。文章认为,女真非米里真、朱先、主儿扯之异译。最初“女真”不专指米里耳或朱先,还包括有吉列迷,赫哲等其他民族在内;专用于指朱里真,二者的等同,当是后来的事。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民国时期伊克昭盟王公统治的衰落

    金海

    民国时期伊克昭盟王公统治的衰落作者:金海,字数:12000字刊载处:《蒙古史研究》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蒙古王公制度确立于清代。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这一变化过程,对于深入了解近代蒙古族社会政治制度及其阶级结构的演...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个科学演化的相互作用模型

    吴彤

    本文利用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规则,为科学理论的各种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个矩阵模型。这个假说不仅有经验案例可以获得对应解释,而且通过矩阵运算可以有“自演化”的自组织特性,即可以演化出原矩阵没有的复杂住,这从理论上表明科学理论的演化具有自组织特性。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混沌学的辩证思想

    苗东升

    混沌学是非线系统理论最热门的前沿课题之一,在哲学上也很引人入胜。最早对混沌进行哲学考察的人,是混沌学的开创者们,如彭加勒、洛仑兹、茹勒、福特、费根鲍姆等。郝柏林撰写了中国的刊物上见到的第一篇混沌哲学论文。苗东升、刘华杰的专著《混沌学纵横沦》,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混沌。本文在2一4部分中写到的如,动力学向辩证思维复归,说明简单有序运动不是现实世界的普遍存在,混沌运动才是通有行为,中外学者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混沌观,在新水平上发展了混沌学,混沌是有序与无序都很强烈时形成的运动体制;奇怪吸引子的吸引和排斥不相上下时,造就出一种整体稳定局部不稳定的运动体制,即混沌:混沌的复杂性来源于它包含多种多样的对立统一,通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具体分析,说明刻划混沌概念需要辩证逻辑,而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固定化、绝对化,显然不够用。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87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区域自治与计划生育─—兼论蒙古族的人口增长

    沈斌华

    本文从人口增长与民族区域自治、人口增长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我国贯彻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又注意人口的适度增长;说明计划生育同发展民族教育一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民族素质提高和民族繁荣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对蒙古族人口增长和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经验概括地作了初步介绍。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税制对我区的影响及建议

    付伟

    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概括了我国国情条件下分税制的特点,以此为基点分析了分税制对我区经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我区是不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及资源富集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着重从政策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区经济、培育税源的几点建议。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若干史实

    王先恒

    由于恩格斯手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发现和刊布,国际学界对《共产党直言》创作史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学人也作出努力,试图利用新文献重新叙述《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过程。这种努力是可贵的,有成效的。但在探讨、研究的历程中,先后出现过某些混乱和失误。本文具有辨正性质,分三部分:一,评述前人专文中的混乱和失误;二,介绍有关《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重要文献,肯定了摩西,赫斯的积极贡献;三,举例说明晚近论著的有关部分中存在的问题。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及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苏利娅

    本文着重阐述了毛泽东以苏联为借鉴,率先在全党破除迷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这一根本思想,该文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说明了毛泽东关于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不仅是他本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冷静思考,更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强调了《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分析论证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和原则,说明这些重要的思想和原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宗庆泽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现在实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设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究其原因仍是思想认识问题。本文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放住、反馈的作用和“状态变量”的意义等问题,以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民族同化的介质及确认原则

    阿其图

    本文就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民族同化议题,提出了四条介质内容。即民族同化要受(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二)阶级斗争的进展状况,(三)民族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交往的程度,(四)民族群众在同化问题上的心理认可程度等基本条件的规范和制约,主张确认民族自然同化的介质原则中,尊重民族群众的心理认可原则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是区别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的分水岭,更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中不容忽视的原则性大问题。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违法婚姻及其治理

    孙应和

    本文就我国违法婚姻的概念、种类、危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违法婚姻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违法婚姻在我国城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违法婚姻的滋生和在延,已经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社会的安定、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违法婚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因此,必须对其采取教育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

    李鸿泉

    莎士比亚的种族观是多元的,开明进步是其种族观的基本倾向。文章通过时莎剧的具体分析,认为奥瑟罗形象的创造表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卓识与胸襟。”同时莎剧对有色人种的“野性”作了夸张的描写,以有色人种代表人类恶的本源,在肤色观上有种胰炯见。文章指出莎剧的着眼点不在种族,奥瑟罗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不是非洲民族的代表。莎剧中的摩尔人是原始积累过程中海外殖民扩张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民族的历史处境、心理状态与戏剧风格紧密相连的。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时代需要金融家

    张占华

    时代需要金融家张占华(伊克昭盟教育学院)1.金融人才的竞争,必将成为21世纪经济领域人才竞争的焦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货币经济,当前,我国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职能分离,随...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省略与隐含─—关于古汉语假设复句关联词语的几个问题

    赵文工

    本文就有关古汉语假设复句关联词语省略与隐含的三个问题,对传统观点提出疑义。《左传》中无关联词语复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和”小信手学,神弗福也”,一直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因果复句,而作者提出两句均应为假设复句的看法。学界多数人认为,假设复句的条件分句中的“果”“诚”两词,充当假设连词或兼起假设连词作用,而作者对此种观点持否定态度,并从不同角度论证“果”“诚”两词应属于副词,只修饰分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不起连接分句与分句的作用。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午战争中的翁同龢

    张凤翔

    甲午战争中的翁同龢翁同(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是光绪的师傅,历任刑、工、户部尚书。1894年11月中日战事正酣之际,受命入值军机,会同商办军务,直接参与清政府对日和战的最高决策。翁氏倡言主战,是帝党的领袖和核心人物。然细察其...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