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798

  • 蒙古文、托忒文、锡伯文(含满文)编码方案──我国提出的这一方案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受

    蒙古文、托忒文、锡伯文(含满文)编码方案──我国提出的这一方案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受今年4月中旬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WG2会议接受了我国提出的“蒙古文、托忒文、锡伯文(含满文)编码方案”。这个方案是从1993年底到今年3月末在国家...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0年代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孟斌

    国家在“七五”时期制定了战略西移的方针,这不仅仅是指能源原材料的西移,还应包括农业战略的西移。所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经济也同能源、原材料工业一样,在全国的区域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依据提出的这一观点,对内蒙古农业经济目前所面临的从体制到经营10个方面的重大历史转变做了分析探讨。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阶段内蒙古农业的发展

    孟斌,包广才

    本文对内蒙古农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做出了内蒙古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基本判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单产低,效益差,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发展迟缓等。认为内蒙古农业具有区域特征明显、人均耕地多、旱作农业比重大、农村牧场交织等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内蒙古农业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技术进步与内蒙古农业增长

    包广才

    本文认为,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物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上;因此,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增长应主要放在现代化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上,进一步提高单产,但同时也应注意宜农荒地的开垦。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形式应采取不同的技术进步措施。教育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本文还认为,影响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因素从生产力的角度讲主要是水和肥。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农业发展与农业激励机制

    李耀林

    内蒙古农业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认为,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土地制度与经营方式的自觉变革;激发农民投入欲望与投入能力的价格政策;保护与支持并重的说收和信贷政策;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在制度变革与政策实施中,要吸收较发达地区的经验,但主要应依据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尤其应以保证农户对土地的经营权为前提。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乡镇企业的发展

    王美萃

    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对内蒙古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发展内蒙古乡镇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同时,从乡镇企业与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对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契丹小字金代防御使墓志

    王大方,朱志民

    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契丹小字金代防御使墓志1994年初,经内蒙古文化厅、敖汉旗博物馆共同努力,将1993年9月出土于敖汉旗新地乡老虎沟村被盗古墓的契丹小字墓志拓片送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契丹文字研究专家刘凤翥先生进行破译、解读。已基本清楚了这方契...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区域政策

    史增震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狭长,面积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形成的农业资源既有纬度地带性分布,又有经度非地带性分布的特征。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农业投资忽视地区差别,造成高投入,低产出。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地区经济必须面向市场,农业资源实现市场配置。而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与回程效应却把经济增长的利益带到农业发达地区,扩大了农业地区差别。解决这一新课题,在农业区域政策中,必须坚持农业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相结合;调整农业结构,协调区域矛盾,农业开发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张舟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了在内蒙古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区同时又是农业比较落后的省区,进行传统农业改造,实现向现代化的市场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行为规范与否是极其关键的,同时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发育和完善市场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政府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并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特别是旗县政府的行为,才能建立农业的市场经济体制,顺利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市场农业这一根本性转变。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批注集》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

    侯相林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依据毛泽东所作的《批注集》,对他的哲学思想特色的形成过程,作了初步的探讨。毛泽东的哲学生涯始自于延安时期。他在研读哲学时,始终关注的是对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抗战初期国内阶级矛盾变动情况的分析。“实践”和“矛盾”范畴,是地哲学思考的中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毛泽东以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为依托,咀嚼、吸收和消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即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儿童故事:民族文化的独特积淀与独特符号

    张锦贻

    民族儿童故事在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民族儿童故事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淀,它包括民族性格与精神、民族风尚与习俗两方面;其二,民族儿童故事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并具有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和巨大启迪功能的不朽性的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敕勒歌》辨误

    纵横

    《敕勒歌》是敕勒民歌。斛律金是《敕勒歌》的演唱者。称《敕勒歌》为北朝民歌则可,称其为北齐民歌则不确切。黄河前套平原(又称土默川平原)即古代的敕勒川,亦即《敕勒歌》的诞生地。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合赞汗

    王风雷

    在蒙古族历史上,伊利汗国君王合赞汗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于一身的特殊人物。他从小积极学习本民族、汉族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一方面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另一方面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给中国,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

    陈安丽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陈安丽(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由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三人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于近日付梓刊行。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清代蒙古史研究中一件值得礼赞的事情。该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内蒙古大学培养起来的青年蒙古史学者,他们中有...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中法条竞合问题

    高润生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一部特别刑事法。在理论上。本法涉及到法条竞合的有关问题。本文运用我国刑法学关于法条竞合的理论,分析了法条竞合的各种形式及其法律适用原则,并选择本决定中某些条文,论述了法条竞合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法条竞合时的法律适用原则,对本决定中法条竞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必要的探讨。作者提出肯定决定立法的现实作用,但在立法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人口容量与人口压力关系的理解

    李笑春

    我们在在探讨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往往会遇到人口容量、人口压力等问题。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文章认为,人口容量与人口压力的产生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绝对数量的过多有很大关系,但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是与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有着必然联系。尤其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这种本质的必然联系侧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人们普遍的生活质量,才是缓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压力的根本。只有迅速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以协调发展。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名词意动用法”之再探讨

    史震己

    本文对古汉语语法学界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际上名词并不存在这种用法。理由有二:其一是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人忽略了名词用作动词后在词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二是主张名词具有意动用法的人忽略了古汉语的“以……为……”式的结构关系和表义方面的复杂性。文章认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不存在意动关系。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思考

    彩娜

    民族地区高校文科学报在改革深入的今天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是要积极参与竞争,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而编辑的能力、水平和其感情的投入是参与竞争的关键。在如何发挥学报优势方面,作者提出在尽量反映、提高、扩大本校优长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挖掘、吸引、刊发本地区以及国内的研究成果,使之形成较强的研究力量,以切实保证学报的优势、质量。最后,就具体操作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