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0

  • 对《手稿》中两个命题的辨析

    侯相林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为论证这一基本概念,马克思提出了两个相关的命题:即“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和“对象化活动”。这两个命题如同经纬、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哪些地方还保留有费尔巴哈的影响,哪些地方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正在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进而对《手稿》作出符合马克思思想演进真实过程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992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科学原始社会史理论的考察

    甄修钰

    科学原始社会史理论的确立有没有一个历史过程?学界意见不一。本文依据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划分的三个分期,介绍了经典作家在这三个阶段创立科学原始社会史理论的过程;指出这一理论也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从提出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原理,到不惜暂时中断《资本论》的创作,其确立实际是两位伟人近40年共同研究的结晶。绝非摩尔报《古代社会》的简单模仿和通俗阐述,同时也指出,亚细亚所有制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不同涵义。

    1992年02期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晚年马克思与两种生产理论

    额尔敦扎布

    马克思的最后手稿是他的极为丰富的理论遗产中被研究的最少的部分。我国学术再涉足这一领域也只有几年,本文通过纵向比较,指出“人类学笔记”对两种生产理论的科学总结,论证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对《资本论》的深化和超越。

    1992年02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图、洛书的开放体系及宇宙演化模式

    林方直

    河图呈三维立体结构,由中心五向六合方向分出水、火、木、金、土上、上下六个数轴,数轴上均是有序数组:第三项是其前两项(初始值)之和,依此递归公式可得六个无限延长的数列。数列间逐项之差是个费波那奇数列,虚实互补、这些数列的相邻项呈黄金比。所有数列辛句成全方位开放的和谐有序的象数符号体系,它积淀阴阳五行自然观宇宙论之信息,遂成完善的宇宙全息缩影和宇宙生成演化模式。洛书中有卐字符号,它无限扩张,且携带生殖信息,故洛书是个开放体系及生命演化模式。

    1992年02期 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冢琐议

    韦岸

    <正> 照君墓又名青冢。为何叫青冢,古书中记载不一。《大同府志》载:“塞草皆白,惟此冢草青,故名。”清人宋荦说:“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黛色,故云青冢。”近人张相文以为:“照君墓烟雾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捺度常理,《大同府志》、宋荦及张相文三说均有合辙之处。大同府距昭君墓不远,所记的误讹性当不大。“塞草皆白,惟此冢草青”一句,可能是由于昭君墓底下有温泉,故秋冬时节其它地方草木凋零,只有昭君墓地方的草还是葱茏如夏的。1991年12月5日在新民晚报上读到舒湮先生的一篇短文,指谪《大同府志》的记载“完全不符合事实”,因为“塞外广阔的草原,不也同样绿油油的?”显然,舒湮先生在此理解错了原文。原

    1992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模型化:一种普遍有效的研究思路

    吴彤

    模型化研究思路即按照模型构成的方式抽象、提取研究对象和思维过程中要素的过程,其程序类似于建模过程,其结果(核心概念,假说形式和理论结构等)也具有模型或准模型的特征。按方法功能分类,其模型化结果为两组:“突刨性”和“总结性”型;学科内置和外置模型。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是:(1) 课题萌芽期、科学假说构成期和理论建立期模型化客观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2) 研究者有意识地按照模型化研究思路从事研究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2年02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思考

    赵东

    思想路线是政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接反映。成熟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政党政治上的成熟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条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其根本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以他高度的理论思维和辛勤劳动为党的思想路线和其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是其思想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表现为与杜林为代表的先验主义模式的根本对立,是一个由客体实际到主体“实际”再到客体实际的辩证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党的思想路线整体始终,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

    1992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通》新论

    赵英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刘知几的史学。一、天命论与英雄史观杂揉的历史观;二、以封建正统观念为指导的历史编撰学;三、以维护封建史学严肃性为目的的史学批评。作者认为,刘知几的史学,在本质与主流方面仍属于封建正统史学,澄清了刘知几研究中的一些片面观点。

    1992年02期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乌介可汗“走依和解室韦”考

    高荣盛

    <正> 黠戛斯于唐开成五年(840年)攻灭回鹘汗国时,得到唐朝嫁往回鹘的太和公主,遣使送归唐室,但被“可汗牙部”十三姓另行尊奉的乌介可汗所截获。乌介执杀特勤那颉啜等政敌后,内部再次分裂,部众纷纷降唐,势力大减的乌介只得以太和公主为筹码,游动于塞外,时而求助于唐,时而出兵攻掠,唐军则增兵布防,志在夺回公主,消灭乌介势力。本世纪30年代,王国维先生在他撰写的《黑车子室韦考》一文中,曾对唐军与乌介之

    1992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元代的端本堂教育

    王风雷

    元朝政府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十分重视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因而皇太子教育倍受重视。为了搞好皇太子教育,蒙元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教师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双语教学乃至三语教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92年02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哈林顿的政治思想

    张素江

    本文以哈林顿的主要论著《大洋国》为依据,分析探讨了哈林顿以“财产因素”和“心灵素养”为基础而论述的财产均衡说及政治权力均衡说,以及在这两种政治哲学上所倡导、实行的两院制,保证政治平等自由、政府的权力分立;保证选举人政治选举自由的秘密投票制;保证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轮流执政制。这些理论充分反映了哈林顿法治、政治权力平等的共和主义的攻治思想。哈林顿的政治思想给予资本主义国家的致体建设以普遍的影响。

    1992年02期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华氏经济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初探

    戎卫东,杨大力,戴力群

    本文扼要介绍了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敷学理论》的核心模型;就这一理论在应用中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论证。并以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对我国8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结构特点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方法和模拟计算方案。

    1992年02期 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 促进城市经济腾飞——我校与呼市地区召开科技帮带座谈会

    王军

    <正>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促进呼市的经济发展,加强横向联合,实现我区的经济腾飞,在内蒙古大学草原科学楼召开了内蒙古大学和呼市地区部分大、中型企业厂长、分管局长参加的科技帮带、科技兴市座谈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呼市白音代市长,市科委王永夫主任,校党委书纪方天祺(现已离任),校长孙玉溱,副校长王政祥,以及呼市分管局长、大、中型企业厂长,我校有关系、所、处的负责同志。

    1992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高尔基晚节的思考

    陈寿朋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近年来,苏联文坛以否定高尔基的晚节人手来全盘否定苏联革命文学的光辉成就。本文认为高尔基的晚年(1928—1936年)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判断高尔基的晚节,至少要在阶级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等诸多方面作综合性的分析和整体性的探讨才可能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文章进行了具体的历史分析和探讨。

    1992年02期 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十二和尚”风俗

    王月珽

    <正> “十二和尚”风俗是和佛教有紧密联系的一种民俗,它曾长期流行于我国北方某些地区。关于“十二和尚”风俗,《萨位齐县志》略有记载,撰者在引述《都参领志略》时说:“蒙人生子,有尽剪发者(即秃头);有留额门一撮者,名曰‘马发’(俗称“留马鬃”)。十二岁到奶奶庙,以驴还愿,或杂以草。后留发辫,曰‘十二和尚’。”(见该县志卷一《礼俗》,标点、注释为笔者所加)就笔者所知,旧时在内蒙古西部区行此种风俗的,多为汉族;蒙族行此俗的甚为

    1992年02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汉简与汉代法制研究

    徐世虹

    自本世纪初第一批汉简出土以后,汉简与汉代法制的研究就得以开始进行,迄今已近一个世纪。但是它的研究状况与所取得的成果并没有引起人们充分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第一次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不仅叙述了出土汉简中法制史料的概况,还择要评介了国内外学者对此所作的研究及取得的进展,以期人们对汉简与汉代法制的研究能有一个较清楚、完整的了解与认识。

    1992年02期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6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刘涌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展望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本文着眼于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基本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体系。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起始条件和制约因素,有助于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992年02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胡史》评介

    樊保良

    <正> 林干先生的《东胡史》,继《匈奴史》和《突厥史》之后。于1989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又是值得庆幸的一本好书,全书21万多字,除前官和内容提要外,共分14章,另附历史地图3幅、文物图片20幅。这是一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详细叙述东胡系各民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史实的系统之作。因其贯通上下左右,实际是一部“东胡通史”。东胡与匈奴、突厥这三大系统的古代北方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华夏各族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东胡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与匈奴同时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这一族系堪称源远流长。当年统治大漠南北的匈奴早已远去他方,只有源自东胡系统的蒙古族,才结束了北方民族聚散无常的局面,从而永久居住在

    1992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古诗歌美学论纲》面世

    苏尤格

    <正> 我校蒙语系教授巴·布林贝赫新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一书(蒙文),作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建社40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论纲》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在蒙古民族的审美追求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宏观上系统地探讨了蒙古诗歌美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对蒙古族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充分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集中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心理定向、在蒙古族诗歌发展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诗作、诗潮、诗风和诗体作了重点研究。

    1992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