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克敏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党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构想的形成,概括了这一构想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它的基本精神,扼要地分析了这一构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局限性。第二部分叙述了上述构想在国民经济恢复结束时,因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重要的变更,形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战略,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这一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肯定了战略构想及后来演变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是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翰
周恩来是我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本文论述了他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为我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文中分五个部分:(一)建党初期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二)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为反对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四)巩固和发展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五)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新中国的成立建功立业。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贵生
本文认为劳动资料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范畴,正确地把握这一范畴,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锁钥,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全部理论实质的关键。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本文论述了劳动资料的本质、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意义。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永平
本文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体阐述了物质生产实践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关系:从欧洲哲学史来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是与不成熟的实践观以及对历史动力的非科学解释相适应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过程来看,没有辩学实践观的变革和物质生产实践的揭示,就不会有唯物史观的诞生;从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来讲,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理论生长点和辐射轴心;在现实效应方面,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启迪作用。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晏辉
一般观点认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科学而明确的规定,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本文则认为,在研究人的本质时,马克思曾先后使用了三种提法,揭示这三种不同提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和逻辑的历史,乃是本文的中心议题。同时,这种揭示也使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科学根据。最后,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理论的阐述,试图揭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逻辑思路的真正蕴涵。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彤
80年代,“实在”问题重新引起科学哲学关注。其起因源于EPR.从EPR思想实验到贝尔不等式的实际检验,实现了从一般哲学论争到科学精确检验的转变,这种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对“量子实在”本性的认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及其对“反常事实”的消化,使实在概念更为深化:“隐实在”与“潜实在”;EPR定域实在论的问题;微观实在与宏观实在的差异与统一,实在的感知问题即科学实践在争论中被双方所忽视,乃是一个老问题不断被赋予新形式而一再提出的症结所在。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可扬
<正> 庄子美学中最富启发性的是其审美心胸理论。它是理解和把握庄子美学的关键。1、审美心胸理论是庄子美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庄子生活在早期奴隶制正在崩溃的社会大转变时期,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带来剥削掠夺的日益加剧,人们日益被自己所创造的财富、权势、野心所统治。面对这种异化现实,庄子要抗议,要消除物对人的统治,亦即,他要重新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要支配“物”,使“物”与人相协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构成了《庄子》一书所讨论的中心。最为典型的,即“坐忘”。“坐忘”是庄子抬出来以超越儒家的“礼乐”、“仁义”的更高的心灵境界和人格理想。其要义在于:超脱人世一切内在外在的欲望、利害,不受任何内在外在的好恶、是非、美丑以及形体、声色的限制、规范。这样,也就使精神如身体一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班秀萍
<正>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海德格尔与老子哲学的一个共同议题。海德格尔与老子都不满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都提出了解救人类危机的方法。尽管他们的方法不足取,但因其强调了人与世界和谐一体的重要性,故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海德格尔哲学素以反对西方传统哲学著称,他认为,传统哲学研究的只是哲学的表层问题,即“存在是什么?”而他要研究哲学的深层问题“存在何以是存在?”即物之为物的问题。他进而认为,在物之为物的过程中,聚合着四重性因素即天、地、人和神,只有当它们同时聚合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事物才成为事物,世界也才作为一个整体生成。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寿建纲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里不是邪恶的化身,而是真正的爱国者,正直的人,善良的公民。他的《君王论》是为拯救意大利提供理论指导的救亡论。《君王论》坚待人是人事的主宰,成为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论过渡到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中介,树立了近代政治思想的第一块里程碑。《君王论》所提出的道德的保国之道,表明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学上仍然是一个道德主义者。马基雅维里的独创性在于:其一,对道德观念有着辩证的理解,其二,敢于进入事物之真实,揭示了政治权术产生的必然性。因此,《君王论》便成为君王开创新事业的教科书。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3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瑞萍
僧格林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抗击英法侵略的主要将领。过去,史学界对他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毁之者多,誉之者少,评价颇失公允。本文以史料为基础,从僧格林沁对侵略者的认识,从他在第二次大沽之战前后的积极备战活动、组织指挥,以及始终坚守指挥岗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认为僧格林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将领。文章还兼谈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问题的看法。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4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瑞台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开创并奠定了唐代近300年的帝业,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他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鉴历代之兴衰,惩隋亡之弊政,即“以古为镜”,尽管这是一个史家注目的课题,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论都显得不够。本文依次论述了唐太宗为什么“以古为镜”,怎样以古为镜,在结论部分又进一步作了评述,指明其局限性,并肯定了他“以古为镜”的成功及对后世的影响。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雅岚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桔合的成功范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联邦制,分离、联邦、自治三种形式并提,民族区域自治而达到成熟和最后确定下来。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雨风
<正> 5月23日至24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学校召开了党建理论研讨会,学校党政领导方天祺、孙玉溱、郭希哲、包祥、曹之江等同志及各系、研究所、图书馆、总务、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时,校党委书记方天祺同志讲了话,他说:7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党的诞辰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这次研讨会共收十几篇论文,内容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深度,许多同志在分组讨论时,围绕“结合我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忠霖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它有三个特征,即自治权是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的自主权,具有广泛性和局限性相统一以及权利和权力合一的特点。自治权由自治机关行使,属于该地方各族人民。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自治机关应当在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下,发扬开拓进取精神,用好自治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炳海
民族融合时期浓厚的歌舞游戏风气,使某些娱乐性的古俗得以保留、复活,使本来庄重的典礼变得轻(?) 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和历史环境,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它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由纯语言艺术向综合艺术回归,使文学在一段时间里脱离政治功利的框架,削弱了封建道德对文学的制约,所有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审美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强化了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哈斯巴特尔
本文分析了蒙古语和满语的复数词缀之间的关系。认为,蒙古语复数词缀-t和在它基础上派生的复数词缀以及蒙古语族语言有关复数词缀具有同源关系。在词源上它们是从构词词缀-tan、-ten虚化发展来的;满语复数词缀形式表现多样,同本语族语言复数词缀比饺,它们是从早期形式-tan、-ten发展变化来的。蒙古语和满语的复数词缀曾有过发生学关系。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存金
本文主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及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内蒙古粮食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内蒙古粮食发展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内蒙古1990~2000年的粮食产量,就内蒙古粮食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隋舵
文章认为边疆地区以出口为导向,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文中提出,建立边境贸易方位带或经济圈:一、以呼和浩特和哈尔滨为“龙头”的北部和东北部出口经济圈;二、以乌鲁木齐为“龙头”的大西北出口经济圈;三、以昆明和拉萨为“龙头”的西南出口经济圈,应解决5个问题:结算问题;运输问题;商品结构问题;信息咨询问题;与国内其它省区的横向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