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玉溱
<正> 19世纪,蒙古民族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女诗人——那逊兰保。那逊兰保以她横溢的才气和杰出的成就,足可以与汉族文学史上的李清照相媲美。她被称为蒙古民族的“易安居士”,是当之无愧的。那逊兰保,字莲友,喀尔喀部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有人认为她姓那逊兰,名保。1801年生于蒙古地区。大约在1804年随父母到北京定居。7岁入家塾学习。外祖母金樨(字韵香)是个有才华的诗人,著有《绿芸轩诗钞》。那逊兰保的老师归真道人亦聪慧过人,著有《冰雪堂诗稿》。那逊兰保受到外祖母和老师的影响,从少年时代就培养了对汉族古典诗歌的浓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方直
<正> 前人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注释上付出了浩繁的劳动,做出巨大贡献。但也不免有千虑一失之处。近20多年来被全国高校采用为教材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北大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等三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另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等(以下分别简称为朱本、北大本、王本、林本、刘本),其注释代表着现今的最高水平,但也偶有沿袭前人之误的地方。因为此数种教材使用面广,影响大,且有一般不被质疑的权威性,所以尽管存在很少的疏误,也应引起重视。如何检验注释的正误?历来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芸生
<正> 一、本文所考的是记写内蒙西部汉语方言的部分常用单音节词或词素的本字。这些词或词素,历来被认为是“有音无字”或是被误写了的,所以有必要一一加以考订。二、为避免重复,凡在《呼和浩特市汉语方言本字考》、《呼和浩特市汉语方言本字续考》和《包头汉语方言本字考》①中已有的字,本文不再收入。三、对本字进行说解的文字,一律使用通用字。个别实在写不出来的,借用同音字并在该字下加“~”号标明。四、内蒙西部汉语方言各方言区的方音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呼和浩特方音为准,采用国际音标为本字标音。至于声调,则只分平、上、去、入四声,不标调值。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辛尚奎
,周成
<正> 在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中,有一类ABB式形容词。从外部形式看,这类形容词是由一个自由的或半自由的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或动词性语素加重迭的BB构成:例如: 1、软绵绵孤单单黑魆魆慢悠悠急冲冲干巴巴其中“软、孤、黑、慢、急、干”等是形容词性语素。2、汗津津雾茫茫血淋淋贼溜溜油乎乎眼巴巴其中“汗、雾、血、贼、油、眼等是名词性语素。3、笑嘻嘻乐陶陶醉醺醺喜洋洋闹哄哄哭兮兮其中,“笑、乐、醉、喜、闹、哭”等是动词语素。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张敬秀
<正> 一、暴力革命系统:明治维新何以使幕府垮台,新政权何以诞生呢?这是几个方面耦合,使合力达到了一个能够引起质变的阈值,即所有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各个方面的函数值相交在某一点或接近到某一区间,形成为最优化的变革条件,才会突然以新的形式组织起来。明治维新的暴力革命系统分为几个小的子系统:王政复古、戊辰战争、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平定武士叛乱,以及自由民权运动中的暴动、起义。各个子系统共同促进,相互激荡,振荡频率达到了一个高峰临界值,即共振波突然变成了波峰,发生了断裂、质变。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戎变法之失败,同明治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昌龙
<正> 神田孝平是日本幕末和明治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对日本的近代化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日本近代史上的地位却不很引人注意①,在我国的日本史研究中尤少提及。对其真实的历史地位,本文拟作一初浅的评价。神田孝平,原名盂恪,天保元年(1830)生于一个下级武士家中。弘化3年(1847)赴京都,在伊奈远江守手下任幕僚,闲时就学于牧憨斋习汉学。嘉永3年(1850)随伊奈迁江户后,从当时著名汉学大师盐谷岩明、安积艮斋、松崎慊堂研究汉学。嘉永6年(1853)黑船来航,身居对外交通门户的神田孝平受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弓禾文
<正> 1850年伦敦文学家、艺术家联合会开会,到会女性均穿青色袜子,这就是青鞜社命名的由来。“青鞜”,在日语中转意为女文学家的意思,进而引伸为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女子。1911年9月,平塚明子(雷鸟)、中野初子、木内锭子、保持研子、物集和子创建青鞜社,出版《青鞜》杂志,这就开始了由妇女自己组织的城市妇女解放运动。在《青鞜》杂志第1期上,平塚明子写的宣言指出:“原始时代,妇女是太阳,是真正的人。现在,妇女是月亮,靠他人而生存,靠他人而发光,是病人那样苍白面孔的月亮。我们马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忠
<正>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赋篇制宏伟,风格独特,它所含的丰富内蕴成了历代诗人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由于屈原生于楚国,屈赋产于南方,因而屈赋是来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还是在必然具有南方部分特色的同时又对中原文化作了充分吸收?这成了探讨屈赋成因及特色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屈赋研究史看,自汉代至清末一直延续着屈赋是否继承了经书传统,是否具有儒家思想的争论①。清末民初,刘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祥
<正> 晴空朗月可鉴,万物硕果尤丰。在1989年金秋粲然之际,恰逢本刊创办30周年。30年来,内蒙古大学逐渐地成长壮大,本刊亦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惠,迎来而立之年。“天时”者,此处谓时代之潮流。60年代以来,世界学术、文献、情报大发展,是本刊学术交流和借鉴的大环境。“地利”者,此谓地处内蒙古综合大学的本刊之民族、地理特点,是本刊办出特色得天独厚的条件。“人和”者,是谓本刊所依靠的一支投稿队伍,主要是30年来渐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本刊这期登载了自治区布赫主席、胡钟达副主任的题词,校友赵志宏副主席的文章,以及主管学报的包祥副校长的文章,都给本刊指出了办刊方针和学术特点。本刊所经历的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是它所体现的精神却是长远的。这里,令人不由得想起我们的名誉校长乌兰夫主席生前的一个振奋我校人心的口号:“内蒙古大学万岁!”这是本刊诞生不久的事情。作为一个具体的事物是有限的,而作为内蒙古大学学报诞生后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所追求的学术精神,广大作者和读者都希望它是长存的,具有稳定性的。30年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呈芳
<正> 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工农联盟思想的萌芽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走上社会时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这种政治态度决定了他对劳动农民的同情。1842年12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组文章的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首次研究了贫苦农民的生活条件。他公开声明,要维护“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贫苦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73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国
<正> 我校自然资源研究所、经济系、生物系、数学系等单位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额尔古纳右旗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现划》,于今年七月正式通过鉴定,近期由我校出版社出版。《规划》约30余万字,自然资源图件6幅。《规划》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规划纲要: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经济发展现状与主要特点;经济发展方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与开发项目;战略措施。(2)资源评价生态分区与大自然保护。(3)部门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交通、能源、外贸、科技教育、旅游业等。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学稷
<正>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推动,继赴西欧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大批青年学子远往法、比、德、英等国学习之后,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寻找中华民族彻底解放和富强的途经,一个研究苏俄和赴苏留学,探讨俄国革命道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经验的热潮随之掀起。这股热潮到20年代中期国共合作时和这个年代的后期,达到了极盛时期,并一直持续到30年代。通过这一二十年的留苏学习,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骨干,为赢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马克思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翰燕
<正> 自理论上拨乱反正以来,国内发表了不少关于研究不断革命论的文章。但是,在《马恩全集》中关于“不断革命”这一术语出现了多少次,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超过10处,其中只有4处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不断革命”理论(见198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文史哲》1981年第3期第98页),有的说,《马恩全集》中属于马克思个人使用“不断革命”这个术语的仅一段话(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第25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干
<正> 匈奴史是一门所谓“世界性”的学问,即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有人在研究它。(一)欧洲学者首次记载匈奴人在西方活动的一本书—阿密阿那斯的《历史》在西方,最早提到匈奴的,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史学家阿密阿那斯·玛西里那斯(Ammainus Marcellinus,330—390)。他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匈奴人于公元350—374年之间在东欧顿河以东击灭阿兰聊人的经过,同时也叙述了匈奴人经常骑在马上,在马上吃饭饮水,在马上做买卖,甚至在马上睡觉(即俯伏在马背上、用双手搂住马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6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伟
<正> 我校文科今年有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民族史、国际共运史六个学科、专业的11名硕士生和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的1名博士生毕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哈斯巴特尔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培养的蒙古语学博士生,也是我校建校以来培养的第一个文科博士生。3年来,这些研究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完成了学位论文。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有自己新的见解。如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忽达古拉同学,在题为《关于中世纪蒙古语静词》的学位论文中,总结、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较系统、全面的见解。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作了一些定量分析,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还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启淙
<正> 我们研究清代蒙古史所使用的材料,不外乎是清代的官书《实录》、《事略》和满蒙汉文档案等等,这当然是必要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就说过:欲求信史当然以政府所著为主,所以他“首重官书”,认为“谀闻野记,间资参改,非史之所应专据也”。因此连私人的文集、笔记也仅止作为参考,不能引做重要的论据。但我在内蒙工作20多年,很注意当地的民间传说,特别涉及清初和有关宗教的民间传说,皆为正史所不载,此等传说我认为很有考证的必要,如:康熙私访亦即月明楼的传说和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薄音湖
<正> 1989年8月1日至5日,中国蒙古史学会召开了明代蒙古各部落专题讨论会。来自北京和内蒙古的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图书馆的26名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小型讨论会围绕专题展开争鸣,对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和深入,使大家获益颇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一、辉特有人认为辉特是察合台、窝阔台后裔及其所属部落的泛称,中亚帖木儿汗是辉特人。多数同志提出反对意见:作为卫拉特组成部落的辉特,一直居于阿尔泰山以北,未曾西迁,它与察合台汗国无关,也不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帖木儿汗的活动主要在中亚,有自己的世系,他不可能是辉特人;“大辉特”包括的范围过于广阔。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宏
<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文版、汉文版和自然科学汉文版,均创刊于1959年,到今年,整整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内蒙古大学学报》作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对于传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广阔领域,交流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想想,提高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发现和培养人才,壮大学术研究队伍,繁荣科学文化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内大学报三种版本在而立之年均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蒙文版在国际蒙古学研究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在蒙古学和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新民
<正> 上都是一座经济发达的草原都城。本文拟从畜牧业、粮食调运和储备、商业和手工业、农业和屯田等方面,对上都的社会经济状况作一概述。一、畜牧业上都周围的广阔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水草丰美的牧场。许多北方民族曾在这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金代在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5公里)、抚州(今河北张北县)设有牧场。元人记载,上都“地高寒,鲜土种之利,在野者畜牧散居,以便水草。”①“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大供居民食用。”②是一个“满地牛羊草色青”③的好地方。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沈斌华
<正> 人们有种说法:蒙古族是个“马背民族”,习惯于在兰天白云下自由驰骋,历来不重视甚至鄙视商业,因而缺乏商品意识,没有价值观念;在历史上,蒙古族虽然也接触商业活动,那不过是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被动的简单商品交换,并不是有意识地发展商品经济。还有一些同志认为,在开放竞争的新形势下,交通和信息闭塞,商品经济极为落后的蒙古族,现代化过程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因而担心自己的民族会被竞争的潮流所淹没。上述见解和忧虑自然不无道理,但不免于偏颇。从历史上看,恐怕不能说蒙古族是个轻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植华
<正> 本文拟在所见档案、调查报告及史籍资料基础上,对近代内蒙古牧区生产力受生产关系束缚的情况略作分析。内蒙古牧区分布在祖国北疆的蒙古高原,它东起大兴安岭东麓,西至阿拉善居延海,北依国境,南靠阴山山脉。在绵延数千里的内蒙古草原上,有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等天然草原牧场,面积约8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总面积的74%,其中水草肥美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锡林郭勒干草原驰名中外。除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植被稀疏外,草甸草原、干草原上牧草种类繁多,营养价值高,牧草长势好,总覆盖度约在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苑一博
,郭甦星
<正> 中俄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最早可以上溯到13世纪中叶蒙古帝国征服东北罗斯时候。16世纪下半叶,俄国的西西伯利亚地区与明代中国的西部地区,通过中亚的布哈拉商人,曾经有过比较频繁的贸易活动。但是这种往来仍属于民间的、间凄的往来,还算不上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往来。既见诸于俄文史料,又见诸于中文史料的有明确记载的两国政府间的正式往来,开始于1653年。1653年,沙皇政府选派托博尔斯克大贵族伊萨科夫的儿子费奥多尔·伊萨科维奇·巴伊科夫作为前往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节出使清帝国。巴伊科夫使团携带沙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