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3

  • 周代大夫阶层的历史发展

    赵伯雄

    <正> 引言周代政治,以世袭贵族的统治为其特征。抓住时代的特点来说明一个时代,是史学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大夫,正是这种世袭贵族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等级。只要我们考察周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留意于大夫阶层。特别是在春秋时代,大夫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从血缘上讲,他们是国君的支庶;从政治上讲,他们是国君的辅弼;从阶级力量上讲,他们是统治阶级中的主

    1983年02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595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从亦思满被诛到兀鲁思孛罗遇弑——《蒙古源流》选译并注释

    乌兰

    <正> 十五世纪后半,在蒙古高原经历了长期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岁月之后,渴望平息战乱、开始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在人民中便更加普遍和强烈了。由于时代的局限,人们还只能把自己美好的希望寄托于天命英主的出现。当时登上汗位的达延汗,能够削弱异族异系

    1983年02期 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海盗德雷克——试述英国早期殖民活动与海盗行径

    陈玮

    <正> 十六世纪,西欧各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已经日趋解体,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在它一踏上历史舞台就带着浓烈的血腥气味。他们是通过卑鄙凶险的手段攫夺国内外劳动人民,以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在国内,他们剥夺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资料,使得

    1983年02期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154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辩证法》的诞生及其重要意义

    岳玉禄

    <正>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关于自然科学和自然界辩证理论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辩证唯物论在社会科学上的完整体现,那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则是辩证唯物论在理

    1983年02期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诗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刘万成

    <正> 自从一九五七年公开发表毛泽东诗词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随即掀起了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诗词热潮,经久不衰。这当然与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地位以及他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有关,然而更主要的是毛泽东诗词本身就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诗史般的革命内容

    1983年02期 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福楼拜简论

    徐君远

    <正>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七一年间暴风骤雨时代的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福楼拜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文笔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1983年02期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左传》中体之谓短语与主谓短语的区别

    李佐丰

    <正> 1、两种短语1·1 本文所说的“体之谓”短语,是指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这种短语: (1) 君子是以知平公之失政也。(襄26) (2)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隐4)

    1983年02期 9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从阴山岩画看我国古代北方游牧人的习俗

    盖山林

    <正> 阴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北方游牧人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判断出人类在其生存的这一或那一阶段的发展水平、经济形态和思想意识,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想象出古代人们生活的那个世界以及他们的生活和习俗。

    1983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明清科举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

    李鸿

    <正> 中国封建社会用于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直到清末废除,绵延一千三百年之久。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唐太宗时,于进士科之外,复置秀才、明经等科,分科取士,故称科举。科举制的特点是用考试

    1983年02期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84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地区召开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工作交流会

    <正>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工作交流会于4月4日至4月11日在太原山西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鼓舞下召开的。会议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认真酝酿和准备,曾先后分别在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过两次预备会。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文教委员会,省高教厅以及山西大学党委十分重视这次会议,给予亲切的关怀和支持。省政府

    1983年02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