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6800

  • 蒙古尔语(土族语)动词特点——以表示语气的i:~a助动词的对立为中心

    清格尔泰

    <正> 前言蒙古尔语与蒙古语是蒙古语族语言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语言。它们语法成分的形式和意义,既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有些差异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本文主要涉及这些差异性;论述的重点放在表示主观语气、客观语气的助动词上。因为这些差异和助动词i:和a的对立,对研究有关语言的特点以及其历史来说,都是值得重视的。

    1981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

    金峰

    <正> 喇嘛教是佛教的密宗同西藏地方固有的本布(黑教)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教派。十五世纪初,西宁喇嘛宗喀巴到西藏向萨迦派(花教)法王求法时,根据喇嘛教的基本主旨,著作经典,颁行戒律,将喇嘛教应用到游牧封建社会,并改革其原有宗教仪式,创立了喇嘛教的格鲁新教派。当时,西藏地区喇嘛教内部,除了宗喀巴创立的一派之外,还有其它很多教派。它们主要有:宁玛(红教)、噶举(白教)、萨迦和本布等。在这些教派中,除去本布类似原始的萨满教以外,宁玛、萨迦、噶举等盛行于十五世纪以前的喇嘛教及其支派又被统称为旧教,以别于宗喀巴创立的新教。由于元朝皇帝曾向旧教法王们赠赐红帽,它们又被称

    1981年02期 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略述阿勒坦汗

    荣丽贞

    <正> 阿勒坦汗是蒙古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权威的一个可汗。从十六世纪中叶至末叶,在漠南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都是与阿勒坦汗相联系着的。阿勒坦汗统治的特点是:对蒙古内部,他竭力树立其政治权威,不断扩展其封建领地或试图消除蒙古内部的封建割据,并在自己的中心领地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一带建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基地,提倡多种经济,促进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建筑城郭和寺庙,传播喇嘛教。对明朝他主动改善双方的关系,力争建立和平互市,既有利于蒙古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沿边的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蒙汉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总之无论从对当时蒙古社会的发展来看,还是对明朝关系的改善来看,阿勒坦汗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对于阿勒坦汗统治时代的主流应该予以肯定。现在我想概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981年02期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匈奴与西域的关系

    白凤岐

    <正>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它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匈奴征服了许多邻族,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中国北方,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制政权。这个政权自公元前209年至公元91年,存在了三百年左右。在匈奴政权存在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和中原发生关系,而且与西域的关系也很密切。

    1981年02期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驳“儒法斗争史研究”中的“考证”

    任嘉禾

    <正> 一“四人帮”及其附和者曾经说,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始终有着儒法斗争,中国史也就是儒法斗争史。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贯串古今的儒法斗争。儒法斗争被“四人帮”及其附和者大大地夸张和绝对化了。“四人帮”炮制“儒法斗争史”,是为了实现其政治阴谋。以上三点是人所共知的,不再作详细论证了。我们所要揭示的是:“四人帮”及其附和者如何炮制出“儒法斗争史”来的。

    1981年02期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易》“有孚”俚释

    潘世宪

    <正> (一)前言《易》是一部很古老的占筮用书。《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即“经”与“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总计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次是卦辞。每条爻都先列爻题,后继爻辞。爻题是两个字,一字表示爻的顺序。次序的排列是自下往上数: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以后依次用“二、三、四、五”字,第六爻用“上”字。另一字表示爻的性别;“九”字表示阳爻,“六”字表示阴爻。一般是表示性别的数字在前,表示顺序的数字在后,唯“初”与“上”两爻写法颠倒过来,写作“初九”、“初六”与“上九”、“上六”,此外,乾与坤两卦各多一爻,则以“用九”、“用六”来

    1981年02期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列·托尔斯泰的文艺观

    蔡宗魁

    <正> 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创作了一系列世界文学的第一流的作品,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阅读,而且,他在整整六十年的成功的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文艺观,也是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份珍贵的文艺理论遗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也是一位颇有独到见解的文艺理论家。他毕生对文艺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卷帙浩繁的日记和大量的书信,记录下了他的极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于文艺问题的精辟见解。他先后就文艺问题发表过多篇专题论文。尤其是他那部历时十五年才写成的文艺理论论著《艺术论》,更有突出的意义。这部著作早在1883年就已着手写作,直到1897年才写成发表。这个时期,正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剧变以后的创作

    1981年02期 7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甫与儒家思想

    周韵春

    <正>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时代的影响,他有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而影响他的立身行事和诗歌创作的却是儒家思想。他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中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的思想,并且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不可避免地他也接受了儒家思想中的落后反动思想。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杜甫常称自己是儒者,是研究儒术的,如在《忆昔》中说:“愿见北地傅介子,老懦不用尚书郎”,在《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中说:“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在《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中说:“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在《独酌成诗》中说:

    1981年02期 8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6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再论达斡尔族民间故事——读《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

    萨娜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瑰丽多彩的文学。勤劳勇敢的达斡尔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巩固祖国统一,以及在抗击沙俄、日寇的斗争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文学艺术,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达斡尔族尚未自己民族的文字,因此,他们的文学主要靠口头流传。解放前,在反动统治下,少数民族的文学一直受到歧视和摧残,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的地位。解放后,达斡尔族人民获得了新生,他们的文学更加焕发了异采。

    1981年02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托瓦沁与老虎

    <正> 有一组猎人到深山打貂,打的很顺利,每天得不少貂皮。有一天狗咬马嘶,来了一只老虎,咬着猎马的腰部叼走了。如此好几夜,几乎将猎马全部叼走,危及猎人的生命。猎人们无奈,计议当晚将每个人的帽子放在外面,如果谁的帽子被叼走,谁就留下,结果老虎把托瓦沁的帽子叼走了。这样别人整顿行李,顺着老虎的脚印回奔家乡,托瓦沁只好泪别组人。一人留下爬在树上。老虎来了蹲在树下,低头闭眼,将前爪抬起朝着树上的托瓦沁。托瓦沁一看,原来在它

    1981年02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语的性

    杨文海

    <正> 许多语言,例如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其名词分为两大类:阳性和阴性;有些语言,例如俄语和德语等,还分为三大类:阳性、阴性和中性。在这些语言中,不仅各性名词的词尾形式不同,而且与名词连用的冠词、形容词,甚至有些数词的词尾形式也各不相同。换句话说,这些词随着名词的性、数、格进行变化。在学习和使用这些语言时,掌握名词的性属与掌握名词本身同样重要。这就给外国人学习这些语言造成很大的困难,就连本国人也为此大伤脑筋。

    1981年02期 10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