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1976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征
<正> 毛主席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是一篇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的壮丽诗章,是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迸射着痛击修正主义的凛凛精光,展现出世界革命的大好形势和胜利前景,揭示出修正主义必败的可悲下场。这首词写于一九六五年秋。但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它对我们坚持继续革命,进行反修、反霸的斗争,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并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反复诵读它,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倍感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1976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丕智
<正> 学习了毛主席两首词和元旦社论,很受鼓舞。毛主席的两首词以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国内外大好形势,歌颂了人民英雄气概,揭示了马列主义必胜,修正主义必败的历史规律。指导我们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我们充满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沿着毛席席指引的方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对元旦社论提出的战斗任务,坚决贯彻执行。回顾一九七五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国际国内形势一派大好。这是全
1976年0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当前,在教育界有一股右倾翻案的妖风从阴沟里吹出来,他们妄图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手法对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诬蔑歪曲,企图以此来否定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篡改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大方向。对开门办学的攻击,就是他们向教育革命进行攻击的一项重要内容。听到这些奇谈怪论,我们全班同学义愤填膺。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教导,回顾了我们入学以来的成长过程,更加清楚了教育界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
1976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小钰
<正> 是“开门办学”,还是“闭门读书”,是把课堂办到三大革命运动中,上好阶级斗争这门主课,从而带动各项业务学习,还是把教师和学生关在高楼深院,搞“三脱离”的空头提高,这是当前教育革命大辩论斗争的一个焦点。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不能不辩论清楚。我是一个文科教师,这几年在与工农兵学员一起坚持开门办学,走“以社会为工厂”道路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开门办学”是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坚定不移的大方向,它不仅关系
1976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国宪
<正> 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军养成了一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我们无产阶级军队的政治本色,是进行革命斗争的无价之宝。今天,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修正主义时,认真搞好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教育,这是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组成部分,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把部队建设好的重要问题。
1976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作南
<正> 《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古典小说。但它恶毒攻击和歪曲农民起义路线,而对投降主义路线却竭力进行美化和讴歌。它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既有投降,就有反投降。在梁山泊里,存在着投降和反投降这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一) 晁盖等人在梁山泊揭竿而起,结束了王伦的关门主义路线以后,便开辟了梁山农民起义的新篇章。他们在梁山泊建立起八百里的革命根据地,拒敌官军,英雄“聚义”,“托胆称
1976年01期 43-4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恒泰,刘贵
<正>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潮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指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分折的方法,对《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予以揭露,是我国当前政治思想战线上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搞清楚《水浒》成书的历史背景,搞清楚《水浒》作者撰书的反动目的,对于更加深入地批判这部投降主义的“巨著”,有重要意义。这里,我们结合北宋末年和元末阶级斗争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976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行
<正> 《水浒》中的宋江在农民起义军奠基人晁盖攻打曾头市中箭牺牲后,立即篡夺了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的领导权。接着他把原先晁盖创建的“竭力同心,共聚大义”作为推翻地主阶级专政的革命标志“聚义厅”改成只反贪官污吏,不反皇帝,“尽忠报国”的“忠义堂”,公开打出“替天行道”的投降主义白旗。“替天行道”是一条什么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是不是一面白旗,过去一些《水浒》评
1976年01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毅鹏
<正>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晓得有个“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宋江。作者写他“视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也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果真如此吗?否!现在,我们就来剖析一下《水浒传》中被作者百般美化的宋江究竟仗的什么“义”,疏的什么“财”,他“仗义疏财”又是为了什么?
1976年0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格日勒图
<正>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国内少数民族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蒙古民族中,大概从嘉庆、道光年间就有人评论并开始翻译这部作品。目前,我们发现的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新译红楼梦》现有三种蒙文抄本:现藏内蒙古图书馆的道光二十七年(1847)抄本;现藏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的光绪五年(1879)抄本;现藏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的甲寅年(1914)抄本。
1976年01期 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正> 拓拔珪(公元371——409)字涉圭,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拓拔部的进步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西晋末北方分裂以后,重新统一北方的北魏王朝的建立者。他一生坚持革新路线,推崇法家思想,为促进鲜卑拓拔族的社会进步,为多民族的我国在历史上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对拓拔珪的进步作用进行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976年01期 81-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雪
,耳楚
<正>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操纵了蒙古的经济命脉,从而加紧对蒙古的政治控制和军事占领,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苏修却竭力吹嘘它同蒙古的“象兄弟那样”的友好关系。前不久,塔斯社又一次摇唇鼓舌,把苏蒙经济关系说成是“平等和互助的榜样”,真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1976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近年来,苏修叛徒集团猖狂反华反共,继承老沙皇衣钵推行大国霸权主义的扩张侵略政策,公然篡改和伪造我国准噶尔部的历史,无耻地为老沙皇的侵略罪行辩护,竭力为进一步侵占我国新疆地区制造反革命舆论。苏修外交部的负责官员齐赫文斯基和御用文人兹拉特金之流,秉承苏修政府的旨意,连篇累牍地发表有关我国准噶尔部历史的文章和专著,招摇撞骗,造谣惑众。但是,谎言改变不了历史,历史本身是最好的见证,让我们看一看这一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吧!
1976年01期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寿朋
<正> 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工业托拉斯,商业托拉斯,金融托拉斯……大概你不曾听说过还有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托拉斯吧?那未,不妨读一读苏修《文学报》一九七五年十月一日登出的一篇小说《头脑中的托拉斯》。勃列日涅夫起劲儿吹嘘今天的苏联社会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篇小说,你可以对这种社会增加几分实感。在小说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叫马卡尔金的人,鬼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不过他整天在忙忙碌碌:“到处张罗、电话联系、四方奔走,向人伸手,应承别人,敲诈勒索、给人拉线,要
1976年01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富强
<正> 倘若您想知道瑰丽的彩虹从哪里飞起?请您到我的故乡——海音哈尔巴山;如果您要发掘珍珠玛瑙珍藏在哪里?请您来我的家乡——锡林郭勒草原。这里有瑰丽的彩虹飞跨的蓝天;这里有
1976年01期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满达夫
<正>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八省、区的蒙古语文协作工作蓬勃开展,进展迅速,这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落实党的民族语文工作政策的又一个胜利。遵照国务院[1974]3号文件的精神,由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持于75年5月6日至13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会议。八省区主管统战、民族事务、教育、出版工作的负责同志、贫下中牧代表和专业蒙古语文工作者共四十六人参加了会议。中央统战系统、教育部、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和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派员到会指导。
1976年0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