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博
<正> 一、前言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查明和研究全自治区的自然资源,指出它们合理的利用途径、利用方式和改造的可能性。内蒙古植被的研究是这方面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其东部大兴安岭又是全国较大的森林工业基地,因此从组织生产的角度出发,急需阐明内蒙古天然草牧场和森林的类型、分布规律、生产力及其组成植物的饲料性质或木材性质,并进一步制定开发利用和改良它们的
1964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博,雍世鹏,刘钟令
<正>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事业对内蒙古植被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要求。首先,在本区的畜牧业经营中,牲畜头数与日俱增,能否顺利的解决牲畜饲料问题是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现有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问题(包括不同类型草场的牲畜布局和防止草场退化等问题在内),天然草场的改良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饲料基地等问题都提到植被研究工作的面前。其次,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之一,为了正确的解决森林的采伐、抚育和更新等问题也急需开展森林植被的研究。此外,土地资源的正确评价,宜林地的选择及沙地的改造利用等问题也都给植被研究工作提出了任务。
1964年01期 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毓泉,夏光成,肖培根
<正> 龙胆属(Gentiana L.)秦艽组(Sect.Aptera Kusnez.)所属的种类大多数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中药之一,除供国内广泛应用外,还有一定量的出口。此组在我国种类多,产量高,分布广,且有不少特有种。现在市场上商品秦艽和原植物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影响医疗效果。秦艽组在我国究竟有多少种,分布情况怎样,都不很清楚,为此作者对秦艽组进行了分类研究。
1964年01期 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陆德,张桂春,李天然
<正> 一、前言在干旱地区自然分布的植物,多具有大的根系和矮小的地上部。栽培作物在遭受土壤干旱时,地上部的生长亦显著地受到抑制,而根系则相对地比较发达;不过植株的总的生长量要减少很多。这是一种对干旱的反应。其物质基础不外是:1)干旱使植物光合作用降低了;2)干旱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方向发生比例上的变化。干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已有若干报导(2);但对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则研究较少。
1964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雍世鹏
<正> 西辽河南部地区在本文中是指西辽河右岸及其支流西拉木仑河和老哈河下游广泛分布着所谓坨甸土地资源的地区(图1)。“坨”和“甸”(蒙语称芒汗和塔拉)这是西辽河流域自然景观中的两个基本组成部份。“坨”在当地居民的习惯中是指由风蚀、风积过程形成,并且分布着沙生系列植被的风成沙丘。“甸”是指由冲积、湖积作用形成,并且普遍分布着水生系列或者盐生系列植被的低位平地和浅洼地。
1964年01期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泗弟
<正> 前言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阿拉善荒漠沙地上的代表种,西从阿拉善荒漠的中心往东一直深入到草原区的内部。乌兰布和沙漠正处于阿拉善荒漠的东部边缘,东隔黄河邻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腾格里沙漠;年雨量100—150毫米,年平均气温7℃左右,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地带性植被为草原化荒漠。在乌兰布和沙漠中,油蒿群落几乎到处都占据优势地位。
1964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E.M.拉甫连科
,雍世鹏
<正> 到目前为止,苏联农畜所需粗饲料和青饲料的70—80%是由天然放牧场和割草场来提供的。天然放牧场和割草场的面积在苏联是非常广阔的,而且在许多加盟共和国境内(其中首先包括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天然饲料地的面积大大的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土地。苏联的地植物学家们完成了许多有关天然饲料地的研究工作。可是,过去的研究主要注意力是放在植被类型的划分和类型分布规律的研究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类似的
1964年01期 73-74+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